阅读历史 |

矮子的胜负欲(1 / 2)

加入书签

最近上朝气氛有些不对劲,众人惶惶不安。

本该是寻常的一天,谁也没想到当朝礼部尚书遂不及防的被御史给参了一本。

不知道御史台哪里来的消息和能耐查到那么隐晦的事情。

这位礼部尚书在位十年,贪了足足数百万的白银!

白银啊,那些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别看整个新王朝气象一新,表面繁华,实际上穷得很,经济也比较萧条,早些年打仗,其他诸国都是水流一样砸钱,砸士兵砸装备,好一点的勉强维持国家运转,差一点的,仗打输了不说,国库掏空,直接国破。

这还只是一方小国。

九州一统后,就是个大国,需要花钱运转的地方更多,有钱的世族豪强也都紧紧握着财产不放,谁也不肯轻易将手中的钱送出来。

早些年季承鄞曾经使手段让一部分豪强乖乖交出家产,那笔钱堪称天价,全部投入之后,也是杯水车薪。

几百万两放在盛世并不值一提,放在一个生机勃发,正在发展,且处处都要钱的王朝来说那就是非常惹眼的存在。

季承鄞当场暴怒下令彻查,发现那笔账乱的不行。

区区一个礼部尚书如何无声无息的贪那么多至今才被人发现?这其中牵扯到各方势力太广,没有那些势力的互相包庇,共同犯案,很难在皇帝的眼皮底下吃下那么多巨款,一旦要追究,整个朝堂,没几个能清白。

季承鄞查也不是,不查也不是。

他要是追究到底,满朝文武就死了大半,若是不往下查,那些贪官污吏以及根基盘错的世族或者豪强就更加肆无忌惮,不把他放在眼里。

更重要的是他要是真的追究到底,也不一定能将那些世族豪强给彻底打压下去,说不定还会被反扑。

一个世家望族几百年的根基就能掌握一方势力,若是被逼急了,联合起来对付季承鄞,能不能活命另外说,他这个皇位不一定还能保住。

况且自古贪官除之不尽,钱权本就是一体,无法分割,有钱的会找权势做靠山,有权的会找有钱的捞油水,这已经形成了恒古不变的定律与规则,哪怕是皇帝手握生杀大权也无法斩断这条利益链。

最后这件事情暂时押后再议。

下朝后,皇帝陛下却秘密宣诏几位大臣议事,宴玖是其中之一。

御书房。

君王位于首座,其余两旁坐着几位深得君王信任的重臣。

晏玖出现在这里,让其他人心思各异。

陛下一直冷落着这位晏候,他们还以为晏玖要倒下,晏家恢复起来的荣光会逐渐暗淡下去,没想到宴玖还能好端端的坐在这里,已经表明陛下很信任他,这一刻心情格外复杂。

晏候被陛下冷落了那么久还能得到重用,现在说不准,以后也不是没有机会重获之前的恩宠,他若起来了,又有谁能出其左右?制衡他呢?

毕竟当初的宴玖得到的实在太多了,也拦了许多人的路。

晏玖面不改色的静静坐着,对某些隐晦打量的目光毫不在意。

季承鄞品茗着手中的茶,见无人开口,他放下茶杯道,“诸位对今日朝上之事,有什么看法吗。”

在场人精都知晓,皇帝陛下要的不是看法,而是解决问题的法子。

可是这件事情牵扯太广,坐在这里的人,谁也不知晓其中是否有案件的受益者,他们也不敢豁出去将这件事情揽在自己身上。

有一位上了年纪的大臣说,“臣以为,因此事事关重大,陛下应徐徐图之,切勿操之过急,把那些人逼急了,万一狗急跳墙做出祸害朝纲之事,得不偿失。”

季承鄞如何不知这番道理,只是有人说话总比没人说话来的好,他要的就是这些人商量着给出一个章程。

“陈老说的在理,不知可还有更好的法子。”季承鄞问道。

那大臣惭愧的摇了摇头。

其他人面面相觑,有人沉思,有人无耐,还有人欲言又止。

突然,坐在宴玖左手边的年轻大臣站起来。

他站起来很高,相当惹眼,目测有一米九?

宴玖看过去,只见这人不只长得高,还很年轻,相貌也是一等一的好看,他略一思索,才想起来这人是谁。

正是那重伤许久,终于回归朝堂的龙骑将军羡君淮。

这位誉响京城的龙骑将军,他年少时曾是宴玖手下的小将。

羡君淮出身贵族,就是到了边关也有家中亲友的人脉关照,轮不到宴玖使唤他,顶多在他手下过个场,很快就被调去其他将军手下历练。

后来手握军权的宴玖为了避免君臣不合,彼此猜忌的局面,主动释兵权,彻底远离战场,周旋于朝堂,更不曾见过这位小兵。

羡君淮很快就闯出名气来,驻守边疆,后来旧病复发,回京城修养了很长一段时间。

最近回归朝堂,他人也很低调,宴玖这段时间为了避免麻烦,甚少出去交际应酬,朝堂上文官和武官本来就不允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