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旧账(1 / 2)

加入书签

邕州灾情越来越严重,甚至传闻已经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朝廷对此不闻不问,民间怨声载道,再加上晏玖这个奸臣的名声越来越为人所知,朝堂上更是被自称清流的文臣口诛笔伐,大肆唾骂,骂他藐视皇权,无德无名,卑鄙小人,狼子野心之辈。

晏玖一开始懒得搭理,不想那群人竟越来越嚣张,甚至还引发了刺杀行动,晏玖大怒,杀了几个叫骂最凶的那些人以儆效尤。

文人傲骨最受不得激,有风骨的,冒着被杀的危险也要继续,贪生怕死的已经不再叫嚣。

最后也只剩下那几个颇有骨气的还在强撑,晏玖冷笑一声,全了他们的风骨,都贬官下放,不得召令,一辈子不得入京。

左相自从被晏玖气病之后,终日病卧床榻,无法过问朝事,晏玖也彻底掌控朝堂,独揽大权,再无人敢当面对他不敬,只是那名声越发的烂,甚至还被安装上了不少莫须有的罪名。

不少人都觉得朝堂要玩,各地封王和诸侯也都蠢蠢欲动。

他们在等,等一个合适的机会顺势借着冠冕堂皇的理由和大义崛起,完成各自心中的野望。

皇宫。

晏玖看着奏章感到好笑,“一个个想方设法想试探你到底死没死,没死就好光明正大的清君侧,杀我这个无名无德的佞妄之臣,再想办法得到这个位置,死了就更方便了,省事儿,把我除掉就可以拥有整个江山。”

“看来我帮你吊出不少狼心狗肺的东西,到时候一并处理了吧,不用谢。”他说。

“你惹出那么多乱子,究竟想干什么。”季承鄞越来越看不懂晏玖。

晏玖捏着一封信举到他面前,“认识吗?”

季承鄞看到信上全是名字,因为人名太多,他也只认出几个有印象的,“这是何意?”他问道。

“这张名单上的每一个人,你知道都是什么人吗?是伪装成东越的宋人,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渗透到东越的各行各业,融入其中,当然也包括考生,有不少都是外放做官后被悄无声息的取代,从小小芝麻官一点点往上升,最后参透到朝堂,在他们升官的这几年来,一直不断的提拔自己人。”

“他们低调、谨慎、不出头、有能力不冒尖……这样的好下属,谁不喜欢呢?就这样慢慢地在你眼皮底下,不断地将自己人输入……无论是你的天下,朝堂,还是后宫,包括你身边伺候的人,都有宋人参与其中。”

季承鄞听到最后脸色就越难看。

晏玖冷漠道,“你引以为傲的东西,其实早就生了一堆吸血的蛀虫。”

包括邕州的灾情,虽是天灾,也有人祸。

去别宫避暑之前,季承鄞就已经施粮赈灾,只是邕州大旱而已,又不是全天下都大旱,就算灾情逐渐严重,也不至于到人吃人的地步。

民间的百姓在灾难面前,只要还有一口吃的,只要朝廷还没放弃他们,就不会有那么大的怨恨。

但是偏偏就发生了民怨,进而一步步上升到攻讦朝廷,唾骂天子无能,迷信到天子德不配位,惹天愤怒等等,发生暴乱。

宋人们官官相护,一直欺上瞒下,晏玖也是花了好些攻夫才查清楚事实。

季承鄞派人送出去的那些灾粮根本没有送到百姓手上!

一分一米都没有,甚至邕州的百姓都不知道朝廷曾经送了几次粮。

他们感到绝望,觉得皇帝不管事,官员也不管他们,一步步绝望。

所以那些传言,那些民怨,都是被人煽风点火,最后燎原。

这是一场漫长且极其有耐心和谋算的一步局。

“名单你从何处得到?消息又是否属实?”季承鄞有些不敢相信,竟然有人会悄无声息布置那么多。

如果真的是晏玖说的那样,被人逐渐参透融合,自己又不为所知,曾经拧成一股绳的君臣,中了敌人的算计,与彼此离心,两个人真的走到无可挽回的地步,再被逐个击破,分崩离析后,再煽动那些蠢蠢欲动,不甘屈于人下的诸侯们,那这个国家就离灭亡不远了。

祸患从一开始就已经埋下。这份谋算和耐力,季承鄞听了都毛骨悚然,震撼于心。

“名单自然靠谱,从谁手里得到的……”他故意卖了个关子,“我不会告诉你。”

“那前些阵子,你杀的那批人是……宋人的奸细……?”他刚开始知道这个消息时很愤怒,还骂过晏玖罔顾官员性命,和他吵了一架,晏玖不为所动,继续杀。

那些伪装的宋人在朝堂上故作激昂的对他出言辱骂,一副不畏强权,不怕死,义薄云天的铁骨铮铮,就是想煽动本朝的官员一起声讨他,文人本来就爱这所谓的风骨和千古名誉,容易被煽动,哪怕有意志不坚定者被一次次地洗脑,还是会跟着骂上几句,久而久之,晏玖仿佛就真的变成了那无恶不作,罪大恶极之人。

“如今已杀了大半,剩下的不足为据,留着你以后自己清理吧。”

“你……你想对付宋子钰?何须你亲自出手,我已经……”季承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