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晚唐浮生 第445节(2 / 3)

加入书签

移部分到河阳,填补这里的大片空白土地。

初步计划是往灵州、河阳各发一万户,老百姓多半不是很乐意,可能要采取强制手段。

“河阳这人口还在持续增加,今年全靠咱们散军粮养着,明年也得熬到他们秋收。这第一年的收成,反正我是不抱什么指望的。本打算后年开始收税,我看够呛,多半还得继续免税一年。”诸事办妥之后,邵树德便离开河阳,返回安邑,临走之前,与宋乐边走边聊。

河清县那边连带缴获,还剩八万余斛粮豆,北边又缴获了十余万斛粮草,总计不到二十万。战争结束后,乌岭道已经停止运粮了,轵关道还在运,但成本太高。

蓼坞码头那边,汴军水师撤走之后,偷运了十万斛粟麦过来,但随着汴军水师活动的加剧,又停止了。

不过还是有变通的办法。邵大帅令人将粮船夹杂在朝廷漕船之中,小心翼翼地往蓼坞运粮,又运过来十余万。

但这是不够的。

三万九千步骑,外加这么多人口,至少要准备八十万斛粮豆来给他们消耗,可能还需要额外收割一些干草,如此方支撑得住。

粮食他当然出得起。晋绛的水利工程摆在那里,农业基础贼好,问题是怎么运过来。还是只能苦一苦河中百姓了,陆路走轵关运粮,水路继续偷运,直到明年秋收,河阳才能缓过一口气来。

只是这样一来,邵树德在河中百姓里的声望又要下降。这几年,已经从友善变成冷淡,后面估计要变成仇恨了。

“大帅,河阳若能恢复阡陌纵横、牛羊被野的盛景,百姓皆感大帅之德,这是有好处的。”宋乐捋须笑道:“甚至可以泽被子孙后人。”

“哦?什么好处?”邵树德笑问道。

“河阳乃洛阳北部屏障,天宝年间有六十万人,若执行三圃制,八十万、一百万人都可养得。”宋乐说道:“异日大帅开国,居于神都,有河阳这种根本重地在左近,则稳如泰山矣。”

“谁说我要定都洛阳?”邵树德气笑了。

宋乐的意思他明白,河阳建设好了,若有大几十万户口,这都是他的基本盘。如果定都洛阳,则北面无忧,睡觉都睡得安稳。

“其实何止河阳?”宋乐继续说道:“河南府、汝州几与白地无异,泽、潞户口亦不丰,正所谓一张白纸好作画。孟、怀、泽、潞、汝、洛这一府五州,若得之,皆可迁移百姓,采用三圃制。百姓得了好处,皆感大王之德。便是有人桀骜不驯,起兵作乱,也打不进这六州来。大王有大义名分在手,只要京师安全无虞,自可徐徐调兵,一一平灭。”

这是老成持重之言,但邵树德不爱听。

纵观五代更替,基本都是京城出了问题,变生肘腋。

李存勖入洛阳,那是张全义的基本盘,即便带了一些河东军士过来,能有多少?两万?三万?后唐的禁军,大部分还是收编的后梁降军,他们对李存勖的忠诚度着实可疑。

至于地方上的官员、军将、百姓,感张全义之德,未必对李存勖有什么好感,一旦出点乱子,只会作壁上观,不会拼死力战。

后晋、后汉,皆从河东入汴梁,过河阳之时畅通无阻,如履平地。

后周郭威,自邺城起兵,入滑州,去汴梁一路坦途,自无问题,可若要至洛阳,就麻烦了。如果地方上有坚持抵抗的州县兵马,凭借险要地势固守,郭威久攻不下的话,缺乏大义名分的他,结局如何,还很难说。

基本盘人心向背之重要,可见一斑!关北十五州,你问问有没有人愿意造反?

但邵大帅就是不爱听,顾左右而言他道:“张全义任奉国军节度使,此事你怎么看?”

“大帅,此事该询问陈长史,不该问我。”宋乐答道。

“你又不会一辈子当河阳节度使,我想听听你的看法。”邵树德说道。

宋乐似乎没听出这句话的其他意思,认真思索了一番后,方道:“此为全忠邀买人心之举,全义又有抚民之才,让他梳理蔡、申、光三州民政,自然手到擒来。”

奉国军节度使,原本只辖蔡州一地。这次朱全忠将新得的申、光二州也纳入蔡镇管辖范围,当年割据对抗朝廷的“小淮西镇”雏形是有了。

这三个州里面,蔡州自秦宗权败亡后就一直安定着,申、光二州除了最近的战事外,其实也算安定。张全义出任奉国军节度使,军权多半是别想要了,也就管管民政,发挥他这方面的优势。

前些日子传来消息,朱全忠赐张全义汴梁宅邸,赏美姬二人、珍宝若干,又为其联姻蒋氏,娶其亲信蒋玄晖之族妹为妻,出镇蔡州,任奉国军节度使。

这一番猛如虎的操作其实也是做给其他人看的。

河清之战仓促撤退后,宣武军的局势其实有些不太理想。内部人心微微有些动荡,急需好好收拾一番。

张全义全家“陷贼”,但他本人“大义凛然”回了汴州,自然要重重奖赏。

洛阳那个危险的地方就不要去了嘛,去蔡州梳理民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