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年代文里的对照组 第17(1 / 2)

加入书签

这一连三问,让一向能说会道的钱凤仙一时也想不出可以反驳的话语来。是啊,虽然大家都在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但像小重山这样的地方,“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这种观念还是非常普遍的。赵翠菊说的这些,在小重山生产大队的人听来,都是很有道理的。南糖的脸色很不好看,她跟钱凤仙就是知道贺家事多难搞,才给挑中的贺鸿志。当然了,她们不是给南糖挑的人,而是给南笙挑的。之前就说过,顾文臻家庭成分不好什么的,一开始就是钱凤仙想出来,南家传出去的。钱凤仙一开始就看上了南笙的这门婚事,传出这样的流言就是为了以后可以顺利的把换嫁的锅安到南笙的头上。贺鸿志自然也是她给南笙精心挑选的对象。她倒是想给南笙找个二流子来的。但那样的人,南笙会主动换嫁?说出去都没有信服力的好么?而且,这样的人,南笙错嫁后,心甘情愿,将错就错的可能性也会很低。到时候,事情闹出来,南糖和她的名声都会受到影响。所以,换嫁的人本身要有些出息,不能太差了,但也不能太出息。她又不想南笙嫁人后的日子过得好,就精心挑选了家人特别难缠,家里条件不好的贺家。没想到,南笙逃过了换嫁。这个巴掌绕了个圈,又打到了她和南糖的脸上。事情已成定局,再想这些没有意义。当务之急,是让南糖顺利地从这件事情中脱身出来。不管怎么样,先阿安抚好了赵翠菊再说。“亲家,您看,阿糖年纪还小,又是刚结婚没多久,很多事情做得不到位也是正常的。”“做得不到位那确实正常,但是你们家的南糖故意做不好,那就不正常!”赵翠菊没有给钱凤仙脸面,直接说道。钱凤仙惯会以退为进的。这之后要说的话她都想好了,无非是先给双方一个台阶,暂时握手言和,至少让外头看热闹的人散了。其他的事情,他们关上门再慢慢沟通。没想到赵翠菊一点面子也不给她,直接拿话顶她。她脸上的笑容就有些难看了起来。然后,她看到了堂而皇之倚在门边看热闹的南笙。习惯使然,她眼珠一转,就想到了祸水东引。“阿笙,你这孩子也太不懂事了,都出嫁多久了?今天才回家来看看。”她笃定,南笙不敢把自己和南家没有关系的事情说出来。这个年代,乡下地方私下非常讲究宗族,像南笙这样的出嫁女,如果被人知道没有娘家护持,没人出头主持公道,很容易被婆家欺负。为了自己,南笙也会有顾忌。想到这里,钱凤仙很自然地又端起了从前面对南笙时的架子:“阿笙,不是二婶说你,你爹娘就你一个女儿,他们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你这样做,也太寒他们的心了。”不明就里,跟着南笙进来院子看热闹的人果然被钱凤仙带偏了。人群中开始了窃窃私语和对南笙的指指点点。“好像是这样的,阿笙出嫁后,除了回门那天回来了一趟,就没有再回来过了。”“是啊,没看出来,阿笙是这样的人啊,做姑娘的时候,对家里人可好了。”“知人知面不知心呗,出嫁女,几个有良心顾娘家父母的。”南笙有了正式的工作,又有超大重生礼包,她能怕孤立无援吗?那必须不能啊。于是,南笙直接怼了过去:“钱婶子怕是年纪大糊涂了吧?”她这么一开口,钱凤仙心里就“咯噔”了一下,暗叫一声“要糟”!她正想说些别的来转移话题,就听南笙继续说道:“我不是南家的女儿,回门那天就跟南家断了关系了,你忘了?”随后,她摇摇头:“那不能够,那天,你不仅在场,还因为……”“南笙!”钱凤仙打断南笙的话,扯出一个微笑,开始打感情牌,“你跟阿糖从小一起长大。”“你今天特意从镇上过来,是不是听到她受欺负来给她撑腰的?”南笙立刻摇头否认,她可不想跟南糖沾边:“我一个外人哪里有资格给南糖撑腰啊。”

“什么!”“阿笙,你真的不是金桂的女儿啊?”刚刚跟南笙说南家出事的大娘好奇问道。“是啊,阿香婶,我不是南家的女儿,我亲爹用我,加上一百块钱跟南家换了他们的儿子。”南笙一点也没有隐瞒的说道。“你,你个死丫头,胡说八道什么!”何金桂心虚怒道。“哦,本来我也不想说的,这不是钱婶子想祸水东引,拿我挡枪嘛。”南笙非常坦诚的说道,“我嘴笨,你是知道的。”她露出了一个略不好意思的笑容:“我这不是怕解释不清楚么,就干脆把身份亮了。”“我不回来看你们,是因为咱们已经断绝了关系。”可不是钱凤仙嘴里的不孝。“嘶!”人群里传来不可置信的抽气声。“就算不是亲生的,也不用就断绝了关系吧?”“就是啊,阿笙多乖,对南家夫妻多好啊。”“是啊是啊。”“怪不得呢,阿笙小小年纪就被他们当个成年人一样使唤,原来不是亲生的啊!”舆论的风向立刻转了,没有人再指责南笙,倒是看着南家人的眼神都一言难尽了起来。南家人眼见着事情朝着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人都有些懵了。钱凤仙更是恨不得给自己一个大嘴巴子,就是她这张破嘴想把事情往南笙身上引的。现在好了,南家里子面子都算是丢光了。经此一遭,钱凤仙算是彻底从从前能轻易拿捏南笙的惯性思维中脱离了出来,清醒了,也充分知道了南笙的不好惹。好在,当初南笙拿换嫁的事情敲她竹杠的时候,她觉得等事情过去后,自己有办法把钱从南笙手里拿回来。所以,当时虽然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