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各位饭友有点事言简意赅20号回来(1 / 2)

加入书签

最近家里出了一点儿事,特地放下手头上的事,回去照顾家人了。

回来后尽量双更,补上这几天的二十号从家回来,比心??

以下请假专用这章到时候替换——

我以前支教的时候,班上有一个贫困生。

当时那个男孩子只有十二岁,爸爸死得早,妈妈跟别人跑了,留下他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

他每天一起床,就得先做农活挑水做饭,然后急匆匆赶去学校上课。放学后又要去放牛割草,把家里的事情都忙完后才能写作业。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身体都没有发育好,却要干大人一样的农活。

我曾经看过他割麦子的样子,他握着镰刀、戴着草帽,一低头几乎就看不见他的人。

烈日炎炎下,他的动作缓慢却坚定,就像《孤独的守望者》那张插画。

这个孩子成绩特别好,当时学校有两个数学竞赛名额,我把他报了上去。

去市里考试需要一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看到他拿着两个干瘪的馒头就着白开水吃,就把他带去餐馆吃饭。

我点了几个小菜,他却迟迟不动筷子。

我问:“你不饿吗,怎么不吃呢?”

他支支吾吾地说:“我没钱。”

我拍了一下他的头:“和老师一起吃饭,能让你出钱吗?快点吃,下午好好考试。”

他感激地看了我一眼,然后才狼吞虎咽。

城市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新奇又陌生的,他兴奋地望着那些高楼大厦和电子屏,仿佛看到了新世界。

那一次他发挥得很好,得了一等奖。

县里专门派人把奖状和奖品带到学校其实也不是特别大的奖品,就是一块电子手表。

估计也才几十块钱,但他把手表握得紧紧的,仿佛拿到了宝物一样。

这个孩子沉默却不敏感,并不像一般贫困生那样容易自卑,我去他家做家访的时候,虽然早有耳闻他家很穷,但亲眼见到的时候还是被震惊了。

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啊?

黑黢黢的两间房,满是灰尘和杂物,唯一的电器就是一个黑白电视机,还是搜不到信号做摆设的。

他却很大方地给我找了个椅子,然后从开水瓶里给我倒了杯水,像个大人一样招呼我。

他奶奶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出来,说这孩子从小就懂事,脑袋也聪明,就是命不好,两个大人都不靠谱,要我多照顾一下他。

面对老人的嘱托,我只能红着脸点头答应,但我自知没什么能力,我也不过是个大学生而已。

我能改变什么呢?

我只能尽力去教他,我经常对他说,你想改变现在的状况,就要拼命读书,人要突破自己的逆境,就得拼了命去努力。

他也确实这样做了,他经常去镇里的书店看书,从他的村子到镇上,步行要一两个小时。他早上出门近中午才能到有时回来天都已经黑了,他却不觉得疲倦,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

这个孩子有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件是有个学生被牛给顶伤了,大概是那个学生调皮,故意去挑衅路边的水牛。结果牛发狂了,用牛角顶了他,伤得特别严重,胸口都出血了。

这个孩子看到后,赶紧跑过去扯住牵牛的绳子,把绳子系到一棵树上后,把那个受伤的学生一背,飞一样的就往村里医务所跑。

结果受伤学生的家长赶过来,二话不说就给了他一巴掌,

还大骂他:“肯定是你不好好牵牛,才把我儿子弄伤的。我儿子要是有什么问题,要你偿命。”

旁边的小孩连忙为他辩解,说那牛是别人家的,他只是帮忙救人而已。

那家长讪讪地看了他一眼,却没有道歉,扭过头看受伤的儿子去了。

他的脸都被抽红了,他捂着脸走出门外,然后蹲在地上哭起来。

农村往往是这样,没爹娘的孩子活该被欺负。

但是后来再次遇到这种情况时,他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去帮别人,因为善良已经刻在了他的骨子里。

他的奶奶经常教导他,要做一个好人哪怕做好事受了委屈,也不是去当坏人的理由。

第二件事就是村子里的大孩子要抢他手表,他当然不会给,大孩子就把他围起来打,下手也挺没轻重的,他的脑袋和下巴都出血了。

有个大孩子打起兴了,拿起一块砖头说:“你到底给不给,不给我砸死你。”

他把手表护在胸前,眼神里满是倔强。

那孩子说砸就砸,砖头砸在他胸口上,他闷哼一声眼泪都疼出来,却还是不肯求饶。

我那时赶到现场,给了那大孩子一耳光,吼着说:“你想做什么,把你爸喊来。”

那大孩子还还嘴:“你给我等着,我爸来了打死你。”

我又给了他一嘴巴。

他终于怕了,开始哇哇大哭。

结果那个家长赶过来,因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