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9章调令(1 / 2)

加入书签

八月中,大雪飘飞而下。

涿郡在北风呼啸中,终于进入了严冬季节。

如果是往年,雪漫千山,人迹几稀。

但大业七年的这个冬天,道途之上,却绝对不会再消停下来了。

初冬,大军渐渐成型,显露出来的身形,是那么的庞大而又臃肿,连绵的营寨,蔽日的旌旗,几乎将整个涿郡都遮盖了一个严实。

这俨然便是一支,自古以来,绝无仅有的大军。

后果便是,它的胃口也大的出奇,粮草军械也就不断在往涿郡聚集过来,以供大军之用。

这个冬天,到底有多少民夫冻死在前往河北的路上,大隋官府后来没有统计过。

史书之上,也只寥寥几笔,便也轻轻带过。

那许多生命,悄然消失在北地的漫天风雪之中,关注于此的人,竟然少的可怜。

而身处于大军之中的李破,却能清晰的感受到这个冬天是怎样的寒冷。

别说那些民夫,就算是军人们,也很不好受。

煤饼儿是最为紧缺的东西,但那差不多已经成了达官贵人和将军们的专利,小人物们就不用太过惦记了。

于是,河北的山林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大群的兵士,被派出去砍伐树木,一片片的山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为了秃子。

但柴禾还是供不应求。。。。。。。

一担柴禾的价格,已经朝着一贯,两贯,三贯绝尘而去。

进入九月十月的时候,冻伤,就已经成了涿郡大军非战斗减员最为主要的原因。

而这些因冻伤而陆续退出大军序列的隋军兵士,其实是非常之幸运的,他们除了要再经历一番颇为艰难的旅程,回到家乡之外,就不用再担心其他了。

剩下的人,却还要去辽东,那更为苦寒的地方,领略一番那里的冬天到底是个什么景象。

而这些回去家乡的人们,也正是他们,一下点燃了隋末战乱的星星之火。

涿郡的一切,以及沿途所见所闻,让流言像瘟疫一般从涿郡传开,一直蔓延去更远的地方。

不过,李破此时已经顾不上想那些,更没有半点旁观者清的意思,因为他处在暴风的风眼之中。

大雪刚落下不久,马邑守军便接到了兵部调令。

不得不说,窦家的人办事,比李碧靠谱多了。

人家已经启程回去洛阳了,但兵部调令还是如约而至,掉马邑军卒,归左候卫府调遣,最高军事长官,兵部尚书,左候卫大将军段文振。

左骁卫府这边,屁都没敢放一个,在见到调令之后,立马放人离开。

到是李碧的那位堂兄,飞快的赶了过来,给马邑上下,“送了送行”。

但也只此而已了,即便是他父亲李药王来了,也不可能在调令已至的时候,去改变什么了。

兵部尚书,左候卫大将军段文振那样一尊大神,朝中除了寥寥数人之外,谁又敢对他指手画脚呢?

李碧根本没跟堂兄废话,亲戚已经变成了仇人,那感觉,估计比对外敌还要痛恨三分。

要是在辽东最为混乱的时候碰见,说不定两人只能是个刀枪相见的结果了。

李破不管李家这些糟烂事,他只是稍稍松了口气。

心里也是决定,之后一定要离左骁卫府的人远点,如果真躲不开,可要握紧了刀把子,不能给他们半点的可趁之机。

至于左候卫府又是个什么模样,李破心里也没底。

一行人跟着兵部来人,穿过一座座营寨,经过一座座帐篷,往东北方向行去。

这一走就是一天半,中途在一处营寨中,勉强凑合了一晚,连个朋友都没来得及交呢,就又上路了。

直到第二天下午,远远的,涿郡郡城的城墙已经隐隐在望,一行人才停了下来,进入到另一个空着的营地当中,安顿了下来。

大雪此时已经停了,但气温却也更低,一群人都被冻的够呛。

兵部来的人,穿的虽厚,却也是冻的脸青唇白,鼻涕流了老长。

终于到地方了,这位也是松了一口气。

不过还是硬挤出笑脸,跟李碧抱了抱拳,道:“李将军,暂在此安置一二,过后还会有军令下来,各处点签军伍,以将军之才,马邑军旅之精,想来,在左候卫府定有用武之地。”

“俺还要回去复命,若将军无事的话,俺这就告辞了。”

兵部来人走的很利落,连留下暖暖身子,吃点热乎东西的时间都没有,可见,这个时候的兵部,已经处在焦头烂额之中了。

好在,这次李碧没给李破吐槽的机会。

一路上,已经打问的很清楚了。

如今左候卫府的职责,就是护卫在皇帝的身边,左候卫府大将军段文振,更是得时刻跟在皇帝身边,进行参赞。

所以左候卫府想离的远些,都不成。

他们和鹰扬府也就是之前的骠骑府差不多,都成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