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章 千金变助手(1 / 2)

加入书签

易慧蓉在加拿大留学,她在加拿大本地所投靠的亲戚,高弦自然早就做过了解。

毫不夸张地讲,吴家在加拿大华人圈子里,属于佼佼者。

说到这里,又不得不简单提一下加拿大的华人移民史。

早期华人移民的背井离乡,自然都是迫于生计,早在一七八八年,便有华人移民来到加拿大最西边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有铁一般的史实为证,华人移民为加拿大这块土地,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一八七一年,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同意加入加拿大联邦,但条件是,联邦正府要在十年内,建成一条连接加拿大东部和西部的铁路。

这条铁路,就是加拿大太平洋铁路。

为此,一八八零年,加拿大方面从中国找了五千名工人,又从米国加州找了七千名华人,来负责其中大约三百英里的工程。

这三百英里铁路,听起来似乎不怎么长,但却是整条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中最艰巨的一段。

因为,这段铁路,要穿过险峻的落基山脉。

白人都不愿意去冒险,廉价的华工,便成了最好的人选。

结果,到了一八八一年,从中国来的那五千名工人,只过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就仅剩下一千五百人。

做出了这么巨大的牺牲,华人移民在加拿大这块土地上生活,还不天经地义么?

但是,当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在一八八五年建成后,华人劳工不再需要了,加拿大正府便过河拆桥,开始出台排华政策,使出了征收人头税的手段。

一开始,加拿大正府向进入加拿大的华人,每人收取五十加元;到了一九零零年,增加到了一百加元;一九零四年,又增加到五百加元。

要知道,这五百加元,相当于当时华人劳工的两年工资,换算成一百年后的币值,约为八千加元,也就是四万左右的人民币;而被征人头税的华人劳工,往往需要工作三到五年的时间,才有希望偿还。

从一八八六年到一九二三年之间,这个仅向华人征收的人头税,让加拿大正府获利二千三百万加元,折合成更广为熟知的,新千年的货币价值,达到了十二亿加元。

华人吃苦耐劳,习惯储蓄,因此,加拿大正府一再提高人头税的手段,并不能完全阻挡住,华人从当时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的中国,来加拿大谋生。

于是在一九二三年,加拿大正府决定取消人头税,取而代之,并于同年加拿大国庆日开始执行。

这个排华方案更为苛刻,除了商人、外交官员、留学生、特别个案这四种极端稀少的情况外,几乎所有华人都无法移民加拿大,连英籍的华人都算在内。

在生效的此后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总共只有二十多名华人移民加拿大,其中就包括吴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华人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再加上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促使加拿大正府于一九四七年,废除了。

不过,华人想以“独立移民”的身份,移民到加拿大的移民政策,要等到一九六七年,加拿大政府才开放。

马敬熙一家,就是在这个政策松动的时期,移民到了加拿大。

至于加拿大正府对自己的排华法的官方态度,要等到新千年,随着加拿大华人的争取,尤其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综合国力的增强,才迎来加拿大总理哈珀,在加拿大国会上,举行正式“道歉”仪式,用粤语说出迟到的道歉。

加拿大的排华法,反映出了华人在全球的被动地位。

打开世界地图,不难发现,所有的战略要冲,都没有华人的份。

殖民地时代的既得利益者,也不可能放松对华人的围追堵截,只不过是从野蛮的手段,换成隐藏的方式罢了。

新千年的互联网时代,中国国内由社会财富不公带节奏起来的厌恶华人移民论调,便可见一斑。

对于高弦而言,随着自然资源丰富的加拿大,进一步放松排华法,他的商业触角,就有了机会,伸入进来。

吴家是因为吴芝冰的父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一本俘虏,后被英国通过交换战俘换回,才根据加拿大中许可华人入境的“特别个案”规定,于一九四二年举家移民到加拿大。

因此,吴家在加拿大的经营时间相对较长。

就吴芝冰这一代来讲,她在加拿大广播公司担任制作和主持,她的哥哥是一名医生,相对于这个时代华人在加拿大的社会地位,都算得上事业有成了。

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高弦发现,吴芝冰这个女人,非常活跃,也可能和她的媒体工作有关吧。

当高弦提及,想让易慧蓉陪着自己,一起去白宫赴新年宴会时,吴芝冰饶有兴趣地插嘴问道:“我可以跟着一起去么?”

“看来,这个吴芝冰,对正治活动很感兴趣,难怪未来会成为加拿大总督。”高弦心念一转后,十分痛快地点头道:“我觉得应该可以,表姐也是我的家人,咱们三个组成的团队规模正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