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终当以死报君(2 / 3)

加入书签

王文、夏衡、薛瑄他们不知道。”

“锦衣卫、东厂、都察院、顺天府、刑部、大理寺,不晓得那是谁的家人,但是儿媳一清二楚!”

“这王亮是王振的宫外养子走狗!乃是由会昌伯府举荐的!”

钱氏的记忆很好,她掌管中宫的时候,是知道王振,有多少徒子徒孙的,宫里的宫外的,她都清楚,也曾见过几个人。

这王亮别人不清楚根脚,钱氏一清二楚。

“胡说八道!”孙太后一甩手,愤怒的说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会昌伯孙忠怎么会加害稽王府众多孩儿!”孙太后依旧不敢置信。

但是一向恭顺有理的钱氏,只知道哭哭啼啼的钱氏,这么大胆的直面质疑,想来是确信了,才会开口。

“母亲,你可敢将会昌伯宣来,当面对质!”钱氏也是气急,站了起来,她面目有些狰狞的继续说道:“若是儿媳诬陷母亲,自然不孝,回府之后,自然会给母亲一个交待!”

“但若是会昌伯真的做下来此事,又当如何!”

“疯了!你疯了!”孙太后高声呼和道:“来人,请稽王妃回府!”

宫外的宦官们听到了争吵,但还是走进了宫里。

钱氏面色变了数变,还是俯首说道:“臣妾告退。”

钱氏一甩袖子走了。

孙太后却是面色变了数变之后,高声说道:“来人,去问问陛下,本宫要见自己的父亲,看陛下答应不答应!”

一个宦官身体猛地颤抖了一下,俯首说道:“臣领命。”

宦官匆匆的跑向了讲武堂。

此时的讲武堂内,朱祁钰已经下了课。

掌令官们今天上的是如何以群众为基础,开展工作,比如寻找流匪的老巢,比如组织耕种强收,比如战区坚壁清野、如何有序撤回城内等等。

朱祁钰坐在了主楼二楼的长桌之前。

于谦、王直、金濂、石璞、王文等一众朝臣坐在了左侧,石亨、卢忠、刘安、孙镗、范广、杨俊等一众武将坐在了右侧。

兴安带着李永昌立侍左右。

朱祁钰面沉如水,一言不发,整个二楼安静到了极点。

朝臣们听闻了今天的事儿,就不约而同的来到了讲武堂,稽王府下毒之事,非比寻常,他们必须最快的知道陛下的打算,然后才能做事。

这毒到底是谁下的?

陛下已经迫不及待的对孤儿寡母们下手了吗?

陛下的剑到底要指向哪里,是文臣武将宦官们都在犯嘀咕的事儿。

一个宦官匆匆的走了进来,看着文武两列,缇骑、宦官,心惊胆战,这是要干嘛?

这里集中了朝堂上所有实权人物和武官!

宦官俯首说道:“陛下,太后要召见会昌伯。”

“准。”朱祁钰点头说道。

孙太后要见父亲,这是天伦,朱祁钰作为皇帝,的确可以限制,但是那么做,只会消耗自己的名望罢了。

他的名望是要用去北伐、要用去开海的,是要去抑制土地兼并的,是要干大事的,用在这种事上,太浪费了。

“朕是不愿意党争的。”朱祁钰坐直了身子说道:“自古党争稍起,就是朝堂乌烟瘴气,朝令夕改,民不知法,法不束民。”

“往前数一数,历朝历代,党争二字,都是让朝堂礼乐崩坏,进而国家陷入危亡之中。”

“北宋的时候,围绕着宋太祖皇帝的革故鼎新,围绕着宋太宗皇帝的祖宗之法,北宋的党争,从头到尾,都没停过。”

北宋的朝政是怎么彻底败坏的?

赵大说要革故鼎新,无万世之法。

赵二说要遵祖宗之法,朝廷礼制,不可擅动。

每一个北宋皇帝亲政就会革故鼎新,每个太后临朝称制,就会尊祖宗之法,全面消除新法。

最后北宋的朝廷,搞的乌烟瘴气。

朱祁钰深吸了口气说道:“朕只想北伐。”

“给大明亿兆百姓一个交待,给大明臣工一个交待,给大明列祖列宗一个交待。”

“朕给太后送礼,还把于少保一起拉上,就是不想党争,就是想着把瓦剌人给灭了。”

朱祁钰是非常认真的说这件事。

他是皇帝,他要是带着头搞党争,京营大权在握,缇骑在手,就是费点劲儿而已。

印把子、枪杆子、钱袋子都在朱祁钰手里握着。

只不过现在是一锅夹生饭,饭还没熟透呢。

朱祁镇还活着呢!

于谦当然知道朱祁钰的决心有多大。

皇帝除了上朝,就在讲武堂待着,明明对兵事没什么天赋,还天天兵棋推演找虐,陛下要领兵指挥打仗吗?

陛下只是不想被蒙蔽。

的确是有点像穷兵黩武的亡国之君。

陛下做的一切,是为了北伐大业,朝堂安稳点,所有人力往一处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