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后住金山陵园还是落叶归根(2 / 3)

加入书签

“真是气死我了,是乱法自我始也!是乱法自我始也!”

王直做吏部天官,也是认真的做。

但是岁数大了,有点精力不济,陛下先是派了项文渊辅佐,但是项文渊能力才情都不怎么样,这又来了王翱。

王翱是永乐十三年的进士,随陛下亲征南衙,曾任宁阳侯陈懋的总督军务,短暂任两广总督,负责柳溥叛乱安定之事。

因为平叛有功,回朝之后,就到了吏部做左侍郎,辅佐王直部事。

王翱,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

王翱也和杨士奇发生过小摩擦,杨士奇在宣德元年搞了个“议罪银”类似的制度。

大概来说就是「时官吏有罪,不问重轻,许运砖还职。王翱请犯赃吏但许赎罪,不得复官,以惩贪黩。」

这件事明宣宗一想,这议罪银不能搞,那不成了卖官鬻爵了吗?就赞同了王翱的谏言。

王翱这一下子把朝臣给得罪了,王翱就被扔到了四川做巡按御史了。

后来从四川到江西、从江西到陕西,接替了陈镒的总督军务和陈懋展开了第一次的合作。

从陕西短暂回京任职半年多,就又赴任辽东任总督军务。

陛下南下平叛的时候,辽东在范广手中逐渐安稳了下来。

景泰三年,王翱从辽东都司回京,扈从陛下南下平叛,成为了大明第一个两广总督军务,虽然只有半年多的任期,但是做的极好。

王翱在地方做了二十五年的官,比于谦还要久。

王翱的出身是文进士,但是多数的时候都在安边,陕西总督军务,辽东总督军务,到了两广还是总督军务。

王翱从宣德三年起,就一直在军旅中做事,做事有点粗狂,考成法推行至今,文牍众多,王翱的考成陈条,写的有点含糊不清。

事儿没办错,但是容易落人口实。

王直看着王翱不是很在意的样子,语重心长的说道:“王翱,御史巡方归者,必令具所属贤否以备选擢!”

“做六部明公,天官冢宰要处处小心,一旦落人口实,就很容易被御史弹劾,做事要精细,精细,你明白吗?”

“咱们吏部干的都是得罪人的事儿,你这样简单一笔勾勒其御史巡方之事,决计会被那些风宪言官弹劾的。”

吏部搞了个,风宪言官犯案罪加三等,这已经把风宪言官往死了得罪,做事稍有不注意,那就是被连章弹劾。

王翱看着手中的考成陈条,有些不解的说道:“这不是很具体吗?”

王直无奈的说道:“你就是地方做官久了,不知道其中厉害,算了,等出事的时候,你就懂了。”

王翱还是比前一任的吏部左侍郎项文渊要强许多,除了文牍的考成陈条写的不具体以外,没什么让王直着急上火的事儿。

“王尚书,兴安大珰到了。”一个门房匆匆的跑了进来,说话间,兴安已经来到了吏部衙门。

“王尚书,陛下宣见。”兴安依旧是那副见谁都乐呵呵的笑容。

王直站了起来,下意识的问道:“这就去,大珰,陛下寻王某何事?”

兴安却是没有说话,转身离开。

王直走了两步,忽然一个激灵,站直了身子,转过头来说道:“王翱,你过来。”

“您说。”王翱走了过去。

王直抓住了王翱的肩膀,用力的拍了两下,满是欣慰的说道:“虽然我一直骂你,但是你做的很好,只是不熟悉吏部事物,你会比我做的更好。”

“记住了,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成害,这是我最后能教你的了。”

王翱一听此言,吓得一跳,这跟交待遗言一般,他低声问道:“怎么了?”

“没什么,好好干。”王直双手背负在身后,稍微停顿了下,挺直了腰板,大踏步的走出了吏部衙门之后,回头看了一眼吏部的衙门。

这衙门十多年没什么变化,不知不觉中,他已经为大明做了十年的吏部尚书。

这十年的时间里,他自问没什么大的功劳,但是绝对没犯什么错误。

杨士奇和王振先后把持朝政,王直都人如其名,跟他们展开了斗争。

王直只是个日子人,斗不过权臣那不是他的错,但是并没有对不起大明,正统十一年,他差点就被流放了。

王直并不知道解祯期在惠山榕园里,借着他的名义要围困松江市舶司府衙。

但是兴安传递了圣命,转身就走的态度,让王直立刻明白自己怕是大祸临头。

兴安宣见之时,若是有事,一般会说出来,这次转身就走,王直已经敏锐的察觉出了事情不妙。

“臣王直,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王直不动声色的行礼。

朱祁钰笑着说道:“朕躬安,王尚书坐。”

兴安将李宾言的奏疏递给了王直。

王直看完了整本奏疏,背后冷汗直流,他俯首说道:“陛下,臣虽然和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