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九十章 农庄发展三十二条纲要(2 / 3)

加入书签

外,还有度数旁通的十大历局的农林局,也会承担许多的工作。

比如积极收集各农庄法的优秀种植经验,因地制宜的编印成书,传播推广。

选育良种,选择优秀的农桑作物种子进行种植。

在农庄内,提倡勤俭,防止尚奢的恶习传入农庄法,对人情往来譬如红白喜事,倡导一切从简。

在农庄内,以丰补欠,积谷防荒,储备粮食以防止天灾。

在农庄内,积极消灭老鼠、苍蝇、蚊子等害虫,这些害虫不仅传播疾病,还严重影响大明的农庄生产。

在农庄内,积极推行,倡导预防、卫生以及培养医倌。

在制度上,保护英烈妻子的权益,保吃、保穿、保烧、保教、保葬等等,这部分的钱,朱祁钰本来打算内帑全出,但是被于谦以国家之制说服了。

这部分钱没多少,本身就只是英烈祠妻儿,十五岁成丁之前,一户满打满算不过五十银币。

朱祁钰是乐意出这个钱的。

于谦则认为,军卒不仅仅是陛下的私军,同样是朝廷的军队,以前是国帑穷的耗子都不去,现在国帑可一点都不穷,尤其是各地钞关和市舶司,以及铸币税,国帑已经很有钱了。

陛下发财的时候,从没忘记带着户部一起发财。

抚恤英烈,应当以五五,甚至是三七的比例去出这笔钱。

陛下出三成,朝廷出七成。

但是最终朱祁钰还是决定以五五比例,共同负担抚恤。

还有最重要的内容,基于卫所儒学堂的基础,在农庄里推动社学教育,至少让百姓们能够看懂俗字俗语。

这是个百年树人的工作,在过往的基础上,需要持续、稳定的推进。

朱祁钰和于谦聊了很久关于农庄法未来五年的计划。

确定了大约三十二条农庄法发展纲要。

“武清侯,这些农庄里,可是有义勇团练的,管理他们是一个千头万绪的工作,尤其是遴选他们入京营服役,也是件大事,这些事就有劳武清侯了。”朱祁钰对着石亨说道。

石亨俯首说道:“臣定不负陛下之期许。”

石亨松了口气,他还以为瓦剌人跑了,大明又要开始兴文匽武了,搞得他很是紧张。

可这种担忧并没有发生。

陛下依旧在农庄里养了无数的义勇团练,这些都是大明的兵源。

其实在石亨看来,农庄法的义勇团练的素质,甚至比南衙一些卫所的军卒还要强。

兴文匽武也是有一定的南北差异,南衙那边的兴文匽武更加严重,沿海巡检司的败坏,简直是骇人听闻。

朱祁钰笑着说道:“即便是没有瓦剌人也有山贼流匪,以及野兽啊,维持一定规模的义勇团练,是很有必要的。”

石亨和于谦对视了一样,农庄的敌人,除了山贼流寇野兽以外,还有乡部私求的缙绅。

陛下不知道吗?显然,陛下把缙绅们归到了野兽那一类。

毕竟不干人事,不就是没有良知和仁义,可不就是野兽吗?

朱祁钰结束了这场奏对,开始了一日的忙碌。

会试在预期之内结束了,有人欢喜有人忧,朱祁钰拿到了丘濬的答卷。

丘濬这个琼州来的学子,独占鳌头,获得了会试第一名。

朱祁钰看完之后,连连点头。

儒家生命力之顽强,超过了朱祁钰的预期。

丘濬显然是幻想家,他关于大同世界的梦,和管学不谋而合,主要就是财经事务、利柄的使用。

但是丘濬吸取了景泰二年科举失败的经验,这次他不再讨论财经事务,而是讨论君主天德王道之标准。

翻译翻译,就是君主论。

丘濬并不空言道理、心性这些形而上的东西,不讳言功用、功利。

提出了对君王天德王道的具体要求。

比如君不可以独治,就像是没有人可以离开别的人劳动一样,君王离不开臣子的辅佐。

君主不可独治,但是不可无已见,朝臣说什么就是什么,那君主就被忽悠瘸了。

君不可以刚愎禁谏也要分辨是非;君赏罚当合天下之公论,不可徇一己之私心。

那是非、公论的标准,赏罚的标准是什么呢?

丘濬提出:天下盛衰在庶民。

人君虽至尊、至强,小民虽至卑、至弱,但君依附于民,真正可畏的是庶民。

臣之事即君之事,君之事即庶民之事,庶民之事即天下事。

甚至还引用了南衙作乱的事儿作为例子,佐证他的观点,那就是亡天下者唯有庶民也,生庶民休戚之本,国家治乱之基。

“世上也有人一等,口吃人肉念弥陀。”朱祁钰非常满意丘濬在策论里的一句话。

这一句口吃人肉念弥陀,可谓是嘲讽拉满。

丘濬的意思很明确,要警惕朘剥阶级对历史和社会认知的曲解,这是世风日下、礼崩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