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难证清白(1 / 2)

加入书签

玄奘已经收押大理寺,李世民再着急就没有办法了,可他始终想不出究竟是谁要陷害玄奘,与其说不知道到是谁,道不如说值得怀疑的人太多了,就这样李世民在御书房一夜未睡。

上完早朝,李世民将长孙无忌宣进御书房。

李世民对长孙无忌说道:“昨晚发生了一下事情,别人可能不知道,你一定很清楚。”

“陛下,臣的确有所耳闻,但臣以为,张大人真不该让他妹妹入宫。”

“那你对此事怎么看。”

“陛下,臣以为皇宫以承天门为界,门外是国,门内是家,门外是朝,门内是廷,臣为一国宰相,为国事定当尽心竭力,但是廷内是陛下的家事,微臣绝不敢逾矩,况且,如今已经有很多人说微臣位高权重,手伸的太长了。”

听了长孙无忌的话李世民大为不满,这明显就是有意推脱此事:“你哪来的这么多顾虑,当初你们让朕立新后的时候,你可没少说话。”

“而且你与朕从小一起长大,一起造反,一起打天下,朕是皇帝,你妹妹是皇后,你不但是宰相,更是朕的亲人,如今朕陷入困难你却要袖手旁观。”

听了李世民的一席话,长孙无忌很是感动“陛下对微臣的厚爱,微臣无以为报,为了大唐微臣愿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说完长孙无忌连忙向李世民行叩首之礼。

李世民见此很是无语,平时长孙无忌跟自己作对的时候,也不见他怎么有礼“起来吧。”

“谢陛下。”

“辅机,说吧,这件事你有什么发现。”

“陛下,臣的确有所耳闻,请陛下给臣几日时间,待我查的水落石出,再向陛下汇报”

长孙无忌不想参与李世民也没有办法:“好吧。既然你也没什么头绪,那朕就再等等。辅机啊,你的话朕信的过,但你也要记住,以后另可手伸的长些,也莫再作壁上观。”

“微臣谨记。”

说话间,门外的小太监跑进来传话:“启禀陛下,户部侍郎张世杰,张大人求见。”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意味深长的对看一眼,心里都不禁怜惜,张公谨与他们出生入死,平定天下可惜英年早逝,病逝的时候年仅三十九岁,而张静婉是张公谨唯一的女儿,如今也香消玉殒了。

李世民哀叹一声后说道:“传他进来。”

一进殿内张世杰就唉声连连:“陛下..陛下....陛下臣妹死的冤啊,求陛下为臣做主啊.”

“张卿放心,朕已命大理寺戴青,入宫彻查此案,定给张卿一个交代”

“谢陛下”说着张世杰泪流满面的连连磕头。

接到消息的戴青一大早就带着手下从大理寺赶来宫里,此时的戴青已是一个头两个大,谣言还未结案,现有来个命案。不过两件事都是关于陈玄奘的,那么两案定有牵连。

戴青在命案现场四处勘查后发现,张静婉上吊的房梁是一根较为圆滑的梁,人在上吊窒息前,势必会挣扎,再给张静婉验尸时,可以从她的面部肿胀和眼球突爆的程度,看出在她完全窒息前有过剧烈的挣扎,但戴青在检查房梁时,原本积满灰的梁上却没有白绫晃动过程中留下的痕迹。

戴青当场验了一下,他模仿上吊的样子,先将白绫挂在梁上系好结,再用双手抵在自己的脖子下,双手用力将自己挂在上面,然后试着挣扎了一下,结束后戴青对比了一下两处的痕迹完全不同,由此可见张静婉并不是在这里上吊的,可能是被人勒死后挂上去的。

如果是在其他地方杀害张静婉后,将尸体运回房间的话,首先排除从大门进入,因为张静婉的房门正对着尚衣局,且大朝会将至,各位嫔妃都要定制新衣,所以现在每天进出尚衣局的宫人会比较多,如果有人搬运尸体,定会有人瞧见。

那除了从门口进入,就只能是从窗户进入了,但是屋内的所有窗户是从里往外开的,而事发当日,路过张静婉屋外的宫人都说窗户从晌午后就一直关着,戴青还发现朝向竹林窗户,上面有擦拭的痕迹,但不像是宫人打扫时留下的,它更像是有人想要掩盖什么痕迹,而清理擦拭的。

戴青猜的果然没错这里并不是第一案发现场,一切搬运尸体应该就是从这扇窗口进行的,要想打开窗户必然是有人在里面打开,那么就是有人在张静婉房内与凶手里应外合,但能做到如此的就只有张静婉的贴身宫女翠儿,但翠儿现在已经失踪了。

紧接着戴青检查了这片竹林,根据踩踏的痕迹,确定是有人穿过竹林进入张静婉的房间,但也就只有一些脚印而已,并没有什么有用的线索。既然现场已经查完那么接下来就是查人了。

仵作尸检,张静婉死的时间是在未时到申时之间,而陈玄奘离开承兴殿正好是未时,发现尸体时是在酉时,但韦贵妃到场之后才立马封锁皇宫,也就是在戌时,那么凶手很有可能在申时,酉时,戌时这三个时辰出宫。所有现在除了要找到翠儿,还要在重点排查进出皇宫的人员。

戴青交代手下需要排查的重点后,自己就去见李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