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一零七、担忧(2 / 3)

加入书签

有小桃和姬苏两个傻子大大咧咧,还一脸天真。

有时候,还真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奴婢啊。

姬苏不知道侍卫们脑袋里这么黄拐,微微有些惊讶的噫了一声,看到其中一个女医侧过身,那面容竟是自己熟悉的。

吴三娘子未想到早早被叫来营地,听说军士们遭了山贼,倒吸一口冷气的同时又按着自己微微跳动异常的胸口让自己放松。

她有位思想开明并极有前瞻性的好父亲,从来不拘着她像别家的娘子那样,而是鼓励读书习字,待出了医学院,更是一力赞成三娘子入学,并道:“以一己之力救治他人,仁心仁德,乃大善也。”

虽说学了医,这次又是随御医们前往水灾之地,可她毕竟还未真实的经历过真刀真枪的工作,不由有些惴惴。

几位御医们也知道学生们紧张,肃脸道:“学医千日用于一时,平时在学院所学,不过是眼下换到真人身上。记住了,便是用酒水清洗、包扎。这些在学院时日日练习的基本若做不好,便马上给老夫滚回家去。”

好在适应得快,所做的也确实如先生们所言是自己平时在学院练习得最多的事项,一并人马上就熟稔了。

给一个伤患把手上长长的一道刀伤清洗干净扎上了布条,小侍女赶紧拿帕子帮吴三娘子擦了擦额上的汗水。

那军士想是头一回遭到美人伺候,红着脸道了谢,一转身便听到旁边的汉子们调笑。

“怎么样?有小娘子在面前,是不是胆儿也壮些,平时觉得难受的伤也能克忍些?”

这个军士偷眼瞧吴三娘子身影,见她转去了另一边,心下松口气又有一丝微妙的失落,却是狠狠点了点头。

“陛下与太子殿下这法子好,吾觉着,有这样的小娘子近身来包扎,鼻子里都是个香了,生怕乱动了叫她生气,一时光顾着紧张,什么时候包扎好了都是不知晓。”

“听说边关军队上的医娘们才多,若不是这回剿匪,这些医者吾等还接触不上,都是去梁、宋等地诊治灾后疫病的。”

“那两个医娘也去?娇滴滴的花一样的人,竟敢去那种灾疫之地?”

“……不管男女,敢以身饲疫,都是心怀天下之大仁善之人,吾敬她。”

“对,是个好娘子。”

……

一行人耳力好,把这些军士们的闲谈都听在耳里,姬苏再度看向吴三娘子,略略皱起眉来问常孟人:“梁、宋等地的疫情可是严重了?怎的未听汝等报上来?”

于淳廷道:“那边已经把患者集中起来隔离开,城内四处洒药消毒,眼下已经控制住,故此事只禀了陛下,未告知太子殿下,是在下等失职。”

灾后若是消毒杀毒做得不好,最容易出现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蚊虫传播的疟疾……嗯,还有肝炎、流行性出血热、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等。

姬苏努力回想着洪水之后可能发生的各种病症,惊觉自己竟是大意的以为有了手套口罩就能防止很多感染,却忘记了这个最要紧事情的处理,面上不觉严肃起来,看着忙碌的营地再次发问:“医者们何时忙完?忙完了请几位御医前来,本殿有事相询。”

常孟人等应下,分出人去作询问,于淳廷等则寻了清净干净的帐子让姬苏进去休息。

习惯性的让人呈上纸和笔,姬苏拿着笔回忆着熟石灰的做法,一笔一笔写下。

御医们并未让姬苏等得太久,一盏茶的功夫便都过来了。

姬苏受了礼让四位御医坐下,温声问道:“本殿有些许小事不明,想请四位医学院先生为本殿解惑。”

四人都面带疑惑,最年长的院正刘御医道:“不知殿下所问何事?臣等知之,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姬苏肃道:“听闻灾地疫情已经控制住?可是仅隔离得病之人?城外可做消毒?接触过疫病之人呢?那些家畜可有防范?”

一边五问,刘御医起身答道:“回殿下的话,疫情确实已经控制住,信使来信,缺少人手,故老臣等带领学子前往援手。此次前往治疫者,乃太 医院院判大人袁如令大人,袁大人师从名医祖德,于疫病极为有研究,殿下还请放心。”

姬苏听着这避开后边几个问题不答的回答,心里有了底。怕是前三者确实都做对做好,可后二者,只怕现在的医师们还没有想过这方面的严重性。

传染过疫病感染人的人也应该要严格消毒杀菌,否则很容易感染,有些病还潜伏期,一时看不出来,一旦爆发,就是大事。最令姬苏担心的,则是家畜,这个时代,只怕医师们的眼光还拘于病人身上,从未认真去想去病源从何而来,而家畜动物是否是病源细菌的携带者呢?尤记得伤寒的发作和鼠疫何其相像,在魏晋时期,曾经因为疫病造成人口大量死亡,几乎是十村八九空。

姬苏看着自己面前的熟石灰制作法子,微微含首道:“本殿已无事了,劳动诸位大人白走一趟,还请各位大人下去好生休息。”

说罢常孟人等上前来,请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