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一章 至死方休(2 / 2)

加入书签

人,皇上想宠爱谁都行,但皇后之位……这个位子皇上也想剥夺掉么?”陶筝道。

“他还是恨我呐!”陶太后闭着双目叹息道。“孩子长大了,不由娘了。”

陶筝去兴隆殿求见皇上,但皇上避而不见,显然是不想同他商谈此事。陶筝想起从前,骤然发现时光流转,人心多变,皇帝已不是从前那个总缠着他叫小舅舅的小孩子了。

废后风波沸沸腾腾地持续了三四多月,春节过后,也就是永安九年二月,皇帝正式宣布将陶皇后降为瑜妃,移居咸福宫,姜舒妃被册立为新后,掌管六宫事务,姜舒妃之子萧程封为皇太子,此事也就此落下了帷幕。

三月的一天,陶筝带着儿子去看望兄长,陶钺已经会说话了,见到陶笙便大声地唤

道“伯伯”,陶笙笑呵呵地拉过陶钺:“钺儿来了!过来!到大伯这边来!”

下人端来了一些精美的吃食,陶钺吃得津津有味,陶筝和兄长则对坐于一张小方桌的两边喝酒闲聊。

“这些天很不太平,我有预感,宫里那边要有动作了……”陶笙忽然开口说道。

陶筝一愣,“兄长的意思是……”

陶笙道:“阿筝,不必担心,凡事有兄长在前方顶着,你只管护好自己和钺儿。钺儿是我们陶家这一代的唯一一个男丁,千万不能有事……”

“兄长……”陶筝欲言又止。他知道兄长一定是感受到了某种危险即将降临,所以才会对他说出这些话来,一定是的,想到这里,他忽然生出来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永安九年六月,在皇帝的多番敲打与暗示之下,陶笙辞去宰相一职,于家中隐居着书,从此不问世事。不久,陶筝也将手中的兵权交了出去,自此以后,陶氏外戚的身影渐渐地消失在了朝堂之上,而年轻的永安皇帝则开始大权独揽,真正做到了君临天下。

这一年的年末,永安帝办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即为陆景云平反,恢复其以前的声名,褒奖陆氏一族,并赦免陆景云独子陆渊、允许其回到京城。于是,永安十年五月,阔别京城将近七载的江舟,终于带着十岁的陆渊回到了兴平。陶筝亲自去城外接人,见到江舟和陆渊后,他不由地感慨万千,江舟没怎么见老,还是以前那样,倒是陆渊,变化真得很大,分别时还是个小娃娃,如今竟然已长成了一个俊秀的少年,身高已经到他的手肘处了。

“这孩子……越来越像景云哥哥了。”陶筝私下里偷偷对江舟说。

“是啊!”江舟点点头。“再过几年会更像他。”

提及陆景云,陶筝的表情立即变得哀伤了起来,“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没能把他给找回来。”

“将军不必自责,我知道,你尽力了。”江舟出言安慰陶筝。

陶筝苦笑着纠正江舟:“想必你也听说了,我如今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大将军了。”

江舟点点头:“这个我知道,不过……”他欲言又止。

“不过什么?”陶筝追问道。

江舟笑了笑,“忽然想起来云儿曾说过你……”

“景云哥哥说我什么?”陶筝凑近了一些。

“说比起大将军,你更适合当游侠。”江舟说。

“哈哈哈……”陶筝笑得很大声。

江舟也跟着笑了起来。

“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陶筝问江舟。

江舟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随即回答:“我要去找他。这几年都是你在找他,真是辛苦你了,我现在回来了,也该换我去找他了……”

“你要去找景云哥哥,我不拦你。”陶筝道。“但你走了,陆渊怎么办?”

江舟转过头看着陶筝,“渊儿,我就要托付给你了,得了空,我会回来看他的。”

“你决定了?”

“对!我决定了。”

见江舟如此坚决,陶筝便未加阻拦,并让人准备了许多盘缠拿给江舟。

“我已经写信去澹州了,你若需要帮忙,尽管去找他们。”陶筝递给江舟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他在澹州所安排的探子的住址。

“多谢!”江舟接过纸条塞入行囊里。随后,他去找陆渊道别,叮嘱陆渊一定要听陶筝的话,要好好读书,如果想他了,可以写信给他。

“江叔叔……”陆渊红着眼眶目同江舟挥手告别。

陶筝牵着陆渊的小手,站在原地目送江舟的背影渐行渐远。他的耳畔仿佛还回响着江舟临行时说的那句话——他问江舟要找到什么时候,江舟只说了四个字:“至死方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