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七十二、若即若离(2 / 3)

加入书签

我该说的。”

程艾想了想:“我知道了。我就当没听到过。但我猜,将军忽然要回封地,是不是跟族人有关?是不是他在外太久,族中人心不稳?”

穆陵看了他一眼,眼神锐利:“不愧是皇宫里出来的人。言尽于此,不要再多说。不过,连我有时候都忍不住怀疑,我的主人为了你的主人所付出的这些,到底值不值得?程艾你说,值不值得?”

程艾无法回答。他直视穆陵逼问的眼神,微微一笑:“穆将军可有心仪之人?”

穆陵微微一怔,答道:“穆陵是主人的家奴,婚配由主人做主。”

“但这跟将军是否有心仪之人是两回事。”御医难得执着。

穆陵沉着脸并不回答。他从小跟在李景肃身边长大,一门心思都在李景肃身上,从未有过对什么人动情爱之心的念头。

程艾轻轻捻着胡须,缓缓道:“将军若是动过心,便会懂的。情到深处,并无计较之心。值不值得,并非心中所虑。”

只是,李景肃对皇上的确情根深种,但皇上对李景肃到底有没有情,程艾也不确定。毕竟连小皇帝自己都不明白,何谓世间情爱。

尽管快中午了才出发,半天的路程到底是近。李景肃敦促队伍加快步伐,赶在下午申时进了襄城。

襄城是李氏部族的聚居地,城中居民绝大部分都是李氏族人,也就理所当然绝大部分人都认识族长李景肃。族人们早已听说族长最近要回来,但北茹人、尤其是仍在部族中居住的,等级观念并不特别森严,不会刻意准备仪式。看到队伍出现,人们听到消息,赶来迎接的都是自发行为。

北茹人对于部族族长传统上称呼为“阿鲁达”,中原人取其意思叫做“大人”。李景肃骑马入城,被此起彼伏呼唤“阿鲁达”的欢呼声所包围。他也下马步行,一边接受欢呼一边与族人交谈。车队被热情的民众簇拥着,还有人往马车上放礼物、扔鲜花,虽是自发行为,场面仍是十分热烈。

司徒晔和程艾坐在马车里,将车帘拉开一角偷偷观看。司徒晔不愿引人注目,李景肃也不愿让他抛头露面。他很清楚襄城虽然是自己的根据地,并不代表城里没有刘辉的耳目。他不想让刘辉知道司徒晔的疯病已经好了。

如此大量而快速的北茹话超过了司徒晔目前的水平,大部分他都听不懂,但从民众热烈的情绪中也能感受到他们对李景肃的拥戴和敬爱。他十分羡慕。他也曾经渴望自己能够获得臣民的爱戴,可惜除了登基大典和最后作为囚徒被带离朔阳,他从未做到能让民众为自己欢呼、或者落泪。

一旁的程艾心情和他完全不同。他很介意穆陵说的话,又不敢告诉司徒晔。可是看到眼前的场面,又觉得穆陵是不是随口一说、并没有什么根据。如此热烈的拥戴,怎么看都跟“差点放弃族长之位”相去甚远。

欢迎的队伍一直簇拥着一行人来到城南一座宅邸前。李景肃停下脚步,用北茹话大声向族人们说了一段话,司徒晔听懂个大概,知道他是向大家表示感谢,并说自己会在襄城住一段时间,欢迎大家随时来找他。人群又热烈地欢呼了一阵,目送车马队伍进入大门,仍在院外盘亘不去。

“司徒,到了,下车吧。”

李景肃掀开车帘,冲着司徒晔伸出手。司徒晔很自然地握着他的手,被他扶下车。程艾跟在后面自己下了车,扭头看门外,仍有大批民众滞留。

“柱国大将军真受欢迎啊……”

“可不是?刚才还有很多年轻女子拼命要挤到前面,就为了让你看上一眼吧?”司徒晔捂着嘴调侃。

李景肃笑道:“其实年轻男子中,也有不少仰慕我的。”

司徒晔稍稍翻了个白眼:“既然这么受欢迎,如今赐婚也告吹了,不如就在族里挑几个合意的?”

“不了。我就这么单身吧,挺好的。”李景肃呵呵一笑,牵着他的手领他朝里走,“这是我在襄城的宅邸,我一年大概也就回来一两次。不过前几天已通知了管家,家中里里外外都打扫过了,可以放心居住。”

司徒晔“嗯”了一声,放在他掌心里的手忽然握紧,低声问了一句:“能分房睡吗?”

李景肃愣了。他本以为经历了昨夜,两人之间能有些什么进展,可仍旧是他一厢情愿吧。眼前的人虽然没有后悔,却也不想再跟他继续纠缠。

司徒晔的手捏得更紧了,飞快地说:“我的病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你不必再每晚守着我,影响睡眠。把程艾安排在厢房吧,就近照顾。行吗?”

李景肃不由自主地握紧了心爱之人略微有些汗意的手,艰难地吐出一个字:“行。”

然后他就再也不想说什么话了。

而跟在后面的程艾,眼瞅着两人之间从开始的柔情蜜意迅速急转直下,如同李景肃的脸色一般灰败下来,对上前迎接的管家和奴仆都无心应付。

直到君臣二人被安顿在一间舒适的偏院,李景肃草草留下一句“有什么需要就跟奴仆们说”之后匆匆离去,程艾才明白过来:“皇上……不打算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