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毛绒绒竟是我自己[快穿] 第90(1 / 2)

加入书签

这种教学方法就很简单易懂了,比她当时学狐言狐语纯靠瞎猜进展快多了。想了想之前让大佬格外高兴的叫声,洛枝朝对方叫了一下:这个叫声是什么意思?好像很复杂,叫完之后又舔毛又蹭又叼脑袋。灰狼听到对方重复这句叫声,黄褐色的眸子就像被点燃了火苗,整只狼都变得温和驯服。这句话既简单又复杂,简单到用人类的语言只是三个字,却要用更长远的时间来表达。:喜欢你。作者有话说:迎面的海风变得平缓, 海面上的浮冰开始一点点消融,在洞里消耗完存粮的一狐一狼终于出门了。蹲守了两天无果就改道去其他地方的人类正巧错过。不过有时候拍摄纪录片也不一定要人类亲力亲为,尤其是跟拍这对行踪捉摸不透的组合,会出现更多意想不到的状况。有先见之明的人类提前在他们的洞穴附近安置了伪装好的隐藏摄像头, 也可以帮助记录下了动物们去往海边的身影。冰面化了一点, 海边也有了裸露出来的岩石, 吃陆地猎物吃得多了, 有点想念海鲜的味道,洛枝决定跟大佬一起去试试看能不能捡点贝壳什么的。鱼类贝类也是北极狐菜单上不可多得的美味, 只不过北极狐不擅长游泳, 这种海洋生物只能靠运气。冰雪融化的退潮岩壁上有不少黑乎乎的贝壳,洛枝也分不清它们是什么种类, 用爪子扒拉下来两个叼着石头敲开。这里是固定范围的摄像机没办法捕捉到的地方, 如果人类恰好拍到这一幕, 那么一定会惊叹于北极狐的聪明。在自然界会用工具的动物很少,像小北极狐这样无师自通的当然更算得上高智商。洛枝先自己尝了尝味道,觉得还不错,柔嫩多汁, 吃起来还没什么太大腥味, 又把另外一个砸开叼出贝肉喂给大佬。这头狼还是第一次吃贝类,一开始还不知道这种长得像石头一样的东西里面是可以吃的, 但他还是接受了对方的投喂,滑滑溜溜的, 直接顺着喉咙下去了, 也没品出滋味, 要说优点的话, 比起海鱼来没什么骨刺。缺点也很明显, 肉太少,壳难开,这种小不点要想吃饱连壳带肉都要吃好几桶。贝类和浆果之类的小东西只能算是零食,遇上了可以吃几个,用来当正餐对于拖家带狼的狐狸来说还是不得行。洛枝叼着最后一个贝壳肉去还没化冻的冰面,用这点诱饵勾引了一只海鸟,她比较擅长用自己的方法捕捉这些小家伙。北极狼的目标就更大了,他等小狐狸过足了赶海的瘾,回到陆地上追北极兔。洛枝也把自己的猎物藏起来过去帮大佬堵兔子。上次没追到的北极兔今天也还是难逃一劫,春天到来,北极狼的体能也达到巅峰时期,可以说没有一只被灰狼盯上的猎物能成功逃生。小型猎物还是不如大型猎物吃得爽,这点食物不够一狐一狼吃饱,不过跟以前不同,白昼的时间还有富裕,他们填填肚子还可以继续开始下一轮捕猎。小北极狐搭配北极狼的组合对于捕猎来说还是很有用的,即便是野生动物也需要在配合方面有足够的默契。尤其是这段时间狼语学习初见成效的洛枝,已经能听懂大佬一些简单的叫声,还能回应一句,不会再像以前一样一脸懵逼。可见学习也是动物进步的阶梯。任何知识只要融会贯通,无论什么时候都能用上,就算是学习其他动物的语言也一样。如果有人类看到一只小北极狐朝北极狼嗷呜学狼嚎的这一幕,一定会惊到下巴都掉下来,也得由衷感叹一只狼都有如此大的耐心和能力,堪比动物界的教育学家。下午又忙忙活活跑来跑去,在跑出去老远的地方收获了今天的第二只北极兔。一狐一狼收工回返。他们算是在北极口粮比较充足的动物,除了不能像大家伙们那样下海捞鱼,陆地上的生物还是任由他们捕捉。特别是春天之后,他们的生活就从勉强温饱进步到了小康。再过不久迁徙的北极狐们也该从千里之外赶回来,到时候食物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唾手可得了,可能又要开始每天当街溜子到处找吃的。当第一只时隔几个月重返老家的北极狐看到远处跟在小狐狸身边的北极狼时,它是不怎么相信的。甚至把眼睛都眨飞出去也不愿意承认那是一只北极狼,遇见北极狼躲着走还来不及,那只小狐狸怎么还紧紧挨在对方身边贴着走,可能是一只灰毛的大号狐狸?等听到狼朝小北极狐发出叫声的那一刻,才被迫相信了现实,整只狐惊恐万状。夭寿啦,北极狼来抢狐狸地盘了!还没等走过去,就看到远处拔腿就跑的同类,洛枝已经习以为常。就算没有大佬这片地区的狐狸也都绕着她走,她可能没有什么狐缘,除了黑尾姐姐,提起对方还有点挂念,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至于其他狐狸西北狼群积威甚重,对方看到北极狼就忙不迭逃之夭夭,洛枝连跟同类交流说明一下情况的机会都没有。算了,反正大佬也不是什么凶残的狐族杀手,等见得次数多了大家也就见怪不怪了,躲着走也好,起码不会在同一片捕猎场所撞见彼此,还少了竞争压力。为了不给同类狐狸们造成太大困扰,洛枝决定以后跟大佬捕猎跑得再远一点。把近一点的地方让给狐狸,也作为让它们提心吊胆的补偿。只不过洛枝忘了,狐狸们在春天回到温暖的老家,还有另一项重要的事,那就是成熟期了,该找对象了。这片极地上的每一只适龄母狐狸都是公狐狸追求的对象。

以前躲着她走是因为小屁狐太麻烦,也怕对方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