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力能扛鼎 第108(1 / 3)

加入书签

“在我们那个时候,有各种方便的制图工具,输入坐标和数据,就能绘出三维地图来。”

老先生好学,求知欲旺盛如稚子,嘴里咂摸着重复了一遍:“三维……地图?”

唐荼荼点点头:“京城的舆图我没有见过,但我在东市市署里见过一张东市图,上头画着街道、各家店铺,还有方圆三里内的建筑——实线勾边,红字标注,时下的舆图都是那样的画法吧?”

那老先生微微一笑,道:“那是我祖父画的。”

唐荼荼肃然起敬:“您是……?”

“河东闻喜裴氏。”

他只说了这么一姓,没说祖宗名姓,只能是因为祖宗名声不如这一姓的分量重。

唐荼荼立刻明白了——闻喜裴氏,她可太知道这一姓了!

这是个地图绘测大户,裴家人历代奉皇命编绘全国地图——这个年代要想画一份全国地图,需要统筹各省府、各县乡的人力,用到的绘测人员何止千万。

汇编总图的时候需要从小处开始,各县图统一比例尺后缩编成府、再缩编成省,最后各省地图缝合起来,才能成就一幅全国地图。

刚穿来的时候为了解盛朝的地理绘图知识,唐荼荼翻遍了东市最大的书肆,把里边少得可怜的几本地理志全看完了,对里头关于裴家的只言片语震撼不已。

可惜没能亲眼见过他家画的图。

唐荼荼有心交好,把灯放到高几上,翻开一页新纸,在纸上飞快地画了京城内城的简单框架,示意两位先生上前来看。

城廓、皇宫、东西市、朱雀大道,放在图上就是几个黑方框,裴先生毕竟是绘图出身,只消一眼就知道她画的是什么。

唐荼荼:“这是平面地图,也叫二维地图,图上能表现出方位、占地大小、距离长短——但画不出建筑的规模,画不出高低,方位与距离也没法儿直观感受,是不是?”

“倘若我要画一座山,平面地图上只知道有这么一座山,而不知其海拔、峰谷与山势起伏。”

裴先生连连点头:“确实如此,姑娘有办法?”

唐荼荼指指自己的鸟瞰图:“三维地图,就是实景模型。”

“像这样——取多个视角,画出透视关系,把每一个方位孤立的视角模型缝合起来,就是三维地图了,可以精确建模,把实物缩小到分毫不差,放到沙盘里——这就是最基础的地理信息系统模型。”

她尽量讲得平实,话里还是带出了许多专业词汇,几人穷尽想象,听了个一知半解,却仍震撼不已。

裴先生一针见血抓到要点:“如何取得多视角?绕着圈、围着一个地方画吗?”

唐荼荼:“最简单的是三点定位,取三个不同的视角,得有一个视角在地面上,做基准,剩下两个视角尽量取在高处,用十字仪测量倾角、还有长高尺寸,按相同比例尺算得数据之后,用黏土、水泥之类的材料就能捏出一个立体地图来。”

原理并不复杂,只是嘴上三言两语难说明白,唐荼荼在纸上画了几个多棱多角的立方体,并列成排,讲明白了三视图。

她又仅凭记忆,从东市中心的市署衙开始画,将那几个黑方框画得立体起来了。

“这就是bi建筑信息模型。测量不难,难在计算量偏大,得多验算几遍才能保证数据精确。”

她嘴上这么讲着,心里却唉声:后世的地图绘制哪有这么复杂?

信息大爆炸以后,是数据的时代了。遥感扫描两分钟就能出图,gis也能在几秒里汇总有记录以来的全部数据,拓扑建模模拟出最佳方案,细致到“山上刮了一股风,气象台就提醒你下周有雨记得带伞了”。

她站在天楼上,垂眼望着塔下,一排排的守卫挑灯夜行,似蚂蚁一般做着机械运动。

唐荼荼不合时宜地萌生出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愁苦。

人人都知道科技是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可这一步,与那一步,之间相隔了怎样的变迁,才将一代一代人的才智与血汗融合在其中……

真庆幸,这千年来一直有学者专精于这样枯燥的事。

这世上,沧海桑田会消亡,物种会灭绝,唯有科技从不断流。

几人都是聪明人,拿着她的图细细琢磨,不需再赘述,便明白了她的意思。

裴先生惊叹道:“此法甚妙!虽所用人力过巨,但堪舆绘图本来就是慢工出细活,常常几年才能成就一幅省图——像姑娘这样地形物象俱一一呈现,寻常舆图无须精细至此,可要是用作战场沙盘,又当如何?”

唐荼荼心念一动:张嘴不离打仗,是军中的人物么?

她总暗戳戳怀疑二殿下将来会搞事。瞧吧,他的影卫监督着整个中城,锦衣卫里也有他的人,对所有官家府里头的事儿都了如指掌;仪仗兵练得比精兵还管用……

听裴先生这么发问,唐荼荼心里立马一突,含糊带过:“我没学过战场沙盘,先生自己试试吧。”

古时地图是国之利器,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