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七零后妈咸鱼带娃日常 第330(1 / 2)

加入书签

“妈,别激动!我没挨打就是坐自行车坐得麻了腿。”

朱美珍:“……”

她走到许问身边,蹲下身子给许问揉腿,“这个杀千刀的董海波!怎么这么丧良心呢?我们带他出去,管吃管住,他自己不正干,这回来了还赖上我们了,怎么有这种人!”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许问轻叹一声,“妈,你也别生气,等他出来我想法子收拾他!”

“他坐牢了?”朱美珍声音立马愉悦了几分。

许闻轻嗤一声,“坐牢就好了!只是拘留,半月就出来了!”

朱美珍倒是知足,“那也行!最起码他得在里面过年了,咱能过个舒坦年。”

过年之前还得先解决招工的事。

许问既然各个大队说好了,年二十六报名,总得拿出个章程。

她写了几条报名的规定,让许闻许望帮着去各个生产队宣布。

第一,低于十八岁的不要,如果和去年一样撒谎的,只要许问发现了工资一律减半。

第二,去年去过的优先。去年干了一年的都熟练工,不用从头教。还去的话能从里面挑两个机灵点的提成小组长或者领班。

第三,像董海波这样的,想去也可以,交五百块钱押金,否则免谈。

第四:女人优先。

第五……

拉拉杂杂一长串。

有董海波闹这一出,大队长不好意思再跟去年一样强行塞人。

再说也没必要塞了。

包产到户的话,爱干不干,反正交不出公粮自有公家治他。

所以大队长也借着这空,把生产队要解散,耕地分包到户的事也宣布了。

这回轮到社员们傻眼了。

大部分生产队的队员都跟许秋石一样,不信神佛只信脚下这么片土地。

吃大锅饭人们只图温饱,但如果地是自己的那就不一样了。

有了地谁还愿意背井离乡去打工?

前几天围着许问家的人一下子少了许多。

还有一部分人纠结,是打工呢还是种地呢?

倒是去年跟着许问干过的人,大部分都选择了继续去。

其他生产队都差不多的情况,整个魏庄公社都要土第分包到户。

也就意味着,每户人家都有自己的地了。

对老百姓来说,只有地才是最大的财富。

其他人家犯愁,许秋石更愁。

他生在桃源村长在桃源村,之前都是大锅饭,他当然愿意在海岛上当村长,因为那里有自己的土地。可是如今,桃源村也有自己的土地了。

如果只让他自己选,他肯定选桃源村。

这里的人这里的气候他熟悉,什么季节种什么东西,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施肥他门儿清。

但是如果去海岛,那边气候他不太适应,对种地有点没把握。

再说了,在桃源村,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特别分明。

到了海岛上,就感觉一年就两个季节。

夏季和秋季。大部分时间都是夏季。

可,除去他本身偏好,还得考虑家里人。

许闻跟许望两家的生意都已经成了气候,年收入已经能到一万块了。

这得种多少庄稼能赚到这个数?

全村土地包给一个人都不一定能赚到。

他要留在村里,朱美珍就也得在村里,许问的孩子怎么办?

当然,依着许问的性格肯定会想办法解决不会成为他们选择的障碍。

晚上许秋石跟烙饼一样在炕上翻来翻去。

朱美珍干脆坐了起来,“你这大半夜的不睡觉干什么呢?炕上有针吗?”

许秋石也坐了起来,披上衣服,“我睡不着。”

夫妻俩大半辈子了,朱美珍还能不知道他,“听见生产队分地心动了?”

许秋石嗯了一声。

“那你留下就留下,也用不着愁的睡不着。”

“那你呢?”

“我当然跟着你留下。”

“夏初谁带?”

“问问说会找保姆。夏初已经一岁半了许问自己带她都行。”

许秋石不吭声了。

朱美珍哦了一声,“你是不是舍不得地又舍不得儿女?”

许秋石长叹一声,“咱在海岛上,离的不算远,一个月也就见个一两回。这要分了南北两处,岂不是只能过年见一见?”

“那就没办法了。总不能让许望跟许闻关了店回来守着你。咱们村的情况你比谁都清楚,就算土地分包到户,咱们是人多地少,咱家恐怕连二亩地都没有。你让儿女放弃一年一两万的收入来跟你种这二亩地?”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许秋石烦躁的扒拉下头发,“所以我这不是烦嘛!”

“你这不是烦,这叫不知足。你这叫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你舍不得这一亩三分地,又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