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第246(1 / 2)
好好的元宵节看冰灯,结果被几个不长眼的混混给搅合了,大家伙儿都觉得有点儿不爽。
“麻蛋,刚才就是治安队来太快了,要不然我非得揍死那几个混账王八蛋不可。”
一边走,赵建设还在那儿嘟囔呢。
“哎,你说去年抓的那么严,不是好多人都吃花生米儿了么?
咋还有这么多不着四六的出来嘚瑟呢?他么的就不怕也被抓进去?”
黄胜利几个有些不解,按说,那些地痞流氓,不应该鸟悄儿的在家猫着么?还敢出来嘚瑟?
“去年抓的都是些头儿,不可能把底下那些小喽啰全都抓了啊。
他们现在,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一群小混混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
松江河这地界儿其实挺乱,眼下这才哪到哪啊?
往后再看,九十年代初期和中期,更乱。
到新世纪之后,才慢慢好一些,一直到后来上面严抓严办,社会治安才算真的好了。
打帘子
一场小意外,谁也没放在心上,回家也没跟家里人提。
过了正月十五,这年也就算过完了,各家各户,也开始准备参地用的材料。
聚氯乙烯塑料膜苫参,透光度比木板棚要好很多,对人参增产有益。
所以很多人都开始琢磨着,新栽的棒槌,想用塑料膜苫参。
用塑料膜苫参,跟以前木板棚完全不一样。
塑料膜下面,要铺一层树枝制成的帘子,编制帘子的过程,在当地,叫打帘子。
打帘子一般俩人或者三个人,按照池面子的宽窄做成一个木头框,木头框两端,各钉上间距相等的四个或五个钉子。
成捆的铁丝提前缠在木棒上,缠成穗子。
然后把铁丝绕在钉子上,再扯到木头框另一端钉子上固定。一共扯四根或者五根铁丝。
上山割回来各种一人多高的枝条,两根一组互相搭在一起,横着担在铁丝上。
手里握着铁丝穗子,将树枝缠一下,然后再跟底下的铁丝缠七八道。
大概二指来宽的距离,再搭上两根枝条,就这么一点一点的,把枝条用铁丝编起来。
到最后打结固定好,从铁钉上取下来,一张帘子一丈长,规规矩矩卷起来,等着运到山上开春苫参。
所以年后过了十五,一参场的工人就开始上山割条子、打帘子了。
许世彦打算把自家和父母那边的新栽,开春也都用塑料棚,那就少不了得打帘子。
于是跟领导请了几天假,和苏安瑛俩人,上山割了两天的枝条,用马车拉回来。
然后做了木框,缠好铁丝,夫妻俩在家打帘子。
“我听说现在正研究聚乙烯蓝色半透光膜,好像那种比现在用的黄色塑料膜稍微硬一点儿。
等着出来那种塑料膜,咱就不打帘子了,直接底下用弓条,稍微密实一点儿就行,省的还年年都得打帘子。”
一边干活,许世彦一边跟媳妇聊天。
聚氯乙烯塑料膜柔软,透光性强,对于参地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目前正在研究的蓝色聚乙烯塑料膜要好一些,不光是质地厚实硬挺、抗老化,主要是对人参生长有益。
据说是阳光透过蓝色棚之后,可促进光合作用。
对于这个,许世彦没太多了解,反正他只知道,从蓝色塑料薄膜出现之后,参地就一直用这种了。
“用啥都行,我觉得这个也比用木头板棚强。
你说现在都分到各家各户了,谁家有那么些板子,整山上苫参啊?
现在那林子都不是随便采伐的,用木头板子太浪费了。
这塑料棚能用三年,那天我算了一下,价钱还可以,而且三年后废旧塑料膜还能卖废品呢。”
苏安瑛一边干活,一边接了句。
许世彦闻言,扭头看了媳妇一眼,还别说,他媳妇这一年多成长真够快的,不再是以前那个只知道围着锅台转的家庭妇女了。
正月里天气也不暖和,说几句话就灌一肚子凉风,夫妻俩也顾不上聊天了,低头赶紧干活要紧。
东岗乡改用塑料棚的人不少,所以这正月末二月初的时间里,走到外面,处处可见很多人都在外面打帘子。
帘子长一丈,三十来丈参土正好打三十多张帘子就够用了。
许世彦夫妻干活不算慢,两天的工夫也就弄出来了。
这活,夫妻俩意见一致,都不想让苏安芳姐妹插手。
尤其是苏安芳,没几个月就要结婚了,还是好好在屋里呆着养养皮肤吧,大冷天的在外头吹冷风,那脸都该皴了。
帘子打完,卷好了堆在院子里,等过一阵子运到山上就行。
其他的活,就得许世彦赶着星期日抽空干一点儿,没办法,他有工作,场子那边还得忙着发酵蜜环菌等事情。
转眼间,三月一号就要到了,疯玩了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