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6(2 / 3)

加入书签

杨柳问了问菜色和食材,嘱咐要保证食材的新鲜,鱼死就不能进锅,鸡汤也是,一天炖两锅,中午没用完的不能留到晚上再用。

查完账收了银子,两人离开食馆去街上买猪肉,这趟过来还有一件事就是买鸡崽子和鸭苗鹅苗,刚到手的银子又撒了出去。

“刚好有一批能出笼了,下午我就让人给你们送过去。”瘸腿男人满脸笑的送人出门,哪有刚好,都是为程家准备的,八月份了,马上入九月了,眨眼天就冷了,整个镇也只有程石还在往家买扁毛崽子。

“下午我让人在家等着,到家门口了喊一声就行。”程石扶了杨柳一把,等她坐稳了他抬腿坐上车辕,“七千只,最晚九月底你要都给我送过去。”

“现在能出笼的有多少?”杨柳问。

“四千来只,还有两千多只才出壳不足半月。”

杨柳点头,差不多够了,“明年二月份你再为我们准备五六千只鸡崽子,能出笼了就往我家送。”

男人喜笑颜开地“哎”了声,送走马车,他哼着不成曲的调往屋里走,有这么个阔绰的客人,这两年赚的银子顶他过去五年赚的,再有两年他说不定能去县里买座大屋。

程石跟杨柳在镇上没多做停留,拿上猪肉和棒骨就出镇回家,村里几乎不见人影,往日在树下乘凉的老翁老妇都挎着篮子下田捡稻穗去了。

家门挂了锁,杨柳扒着门缝往里瞅,里面连只狗都没有,她问程石带没带钥匙,“人都去稻田里了?不该啊,奶娘跟青莺总该在家的。”

程石也没带钥匙,他把门外的砖头瓦片都翻起来了也没看到钥匙,说:“你在门外等一会儿,我到田里去找人。”

走到大堰,程石遇上挂着一串钥匙的荟姐儿,她热得小脸红扑扑的,早上编得整齐的头发乱得像鸟窝。

“你在忙啥?”程石把她抱起来往回走。

“我娘割稻子,我跟在后面捡,还帮忙拿草绳。”荟姐儿一脸自得,鼓着小胸脯可骄傲了。

程石笑,抱着她颠了颠,夸道:“那你可真能干,妹妹呢?奶娘也把她抱到田里了?”

“我不知道。”

程石开了门把车推进去,杨柳去后院看没人,她去偏院把水井里的绿豆水提起来,买回来的猪肉丢桶里再续下去。

“奶娘估计把青莺抱去我娘家了。”她跟程石说,“你待会儿先去田里,我过去看看。”

“行。”程石接过水桶,从墙上取了草帽戴头上,抱着荟姐儿先往田里去。

坤叔、春婶、雷婶、刘婶、罗婶、赵勾子、刘栓子、魏镖师、李镖师,还有三个表嫂三个表妹,连带两岁的小萝卜头都在稻田里,就是跟一垄之隔埋头苦干的农家人相比,他们轻快许多,逮跳蛙的,挖茅根的,坐田埂上歇气的……

程石心想要是靠这些人种地糊口,一家人都扎着裤腰带喝稀汤吃野菜算了,他用稻草绑了裤腿,跳下田埂弯下腰咵咵割稻,他走过的地方稻子一排排倒下。

“阿石,你干农活还挺有模有样的啊。”四表嫂擦着汗凑过来,“比你表哥强,他估计连稻子跟麦子都分不清。”

“我留两亩,等他们来接你们的时候让他们把稻子割完才能走。”程石站起身往路上瞅,看到杨柳的身影他弯下腰继续割,等人走过来了他直起腰问:“在吗?”

“在,我嫂子也下田割稻去了,把奶娘喊过去帮忙看着豆姐儿。”杨柳拿出布条缠手上,喊坐田埂上歇气的保母:“罗婶,你回去吧,去村头我娘家跟奶娘一起带孩子,你不是干农活的人,别把手磨出茧子了。”

又问几个嫂子:“你们回去吗?割稻不是轻松的活儿。”

“没事,不会割总会捡,我们跟在后面捡稻穗。”二表嫂也拿出帕子把右手包着,“你不用管我们,累了受不住了我们自己会回去。”

杨柳看她们新鲜劲还没过,也就不管了,拿了镰刀下田割稻。

作者有话说:

来啦

日上三竿, 秋老虎越发毒辣,田里割稻的人收工回家,程石取下草帽扇风, 拨了下趴在地上逮虫的侄子,提着后衣襟往田埂上走, “二郎, 你就不嫌热?”几个孩子都晒出了汗,脸蛋红得像是抹了胭脂,他们娘一再轰撵就是不回去, 就是强拽回去了又偷偷摸摸跑了来。

坤叔在田里收镰刀,数了下还差两把, 他大声问:“还有两把镰刀在谁那儿?都看看,手边还有没有镰刀。”

“都给你了, ”刘栓子捆好最后一捆稻子,拍着身上的杂草走过来说:“别是数漏了,我再数一遍。”

“我哪能不识数,”坤叔把筐递给他, “来的时候我拿了十一把镰刀, 之后阿石过来又拿两把……你看, 你数的也是十一把。”

“会不会是有人回去顺手带走了?”刘栓子往路上看, 杨柳拉着荟姐儿正在跨流水沟,另一手里捏着两把镰刀,他拍老伙计一巴掌,“只会扯着嗓子喊,那不是?”

杨柳也是走到路上把孩子放开了才发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