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极限大佬一心向学 第127(2 / 3)

加入书签

三楼的会议室。

门大开着,里面一片漆黑,只有投影屏的画面在闪动着,正对面像是教室一样摆满了桌椅,可以看见有两个人坐在桌椅后面全神贯注地观看。

杭峰对他父亲点了一下头,将行李留在门外,贴边走进了会议室,找了张空椅就看了起来。

投影屏上播放的是一个赛道的道况,虽然是用岛国语言进行解说,但通过镜头的详细展示,可以看出赛道上各个障碍的分布点,包括距离、高度、坡度等数据也都会用国际通用文字展示出来。

从坡顶到坡底全长只有16公里,但赛道格外险峻,平均坡度达到了13°以上,个别区域甚至有30°,还有嶙峋的山石和人工安置的雪包,难度不比白山雪场差,这般看来,白山赛道应该也能评上三星。

对!这就是杭峰这次要挑战的三星赛道!!

“野雪极限运动”的规矩就是只能比赛当天才能试滑赛道,没有适应几十几百次赛道这么一说。

因而在正式上场前,选手对赛道的熟悉程度只能依靠视频和文字信息,自己脑内构图,判断以及规划出更适合自己的路线。

所以这个厅里的视频是循环播放的,一共只有十分钟的内容,但想要记牢所有信息,并且找到最合适的路线,就需要反复观看。

后天就是考试,杭峰来的已经算是晚的了。

他没有一二星的资格,只能依靠国际雪联的推荐,才能直接参加三星考核,这对直接冲难度的杭峰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不得不在抵达考核点的第一时间,就来学习。

杭峰学习研究的时候,没注意本来一直等在门口的老杭被人叫走,一直到半个小时后才回来。

这期间,杭峰已经看了四遍视频了,脑内设计出了七八个路线,但始终无法确定哪个才是“最优赛道”。

这一刻,他无比怀念唐隽。

“杭峰。”老杭同志探头进来,“走了,先回房间。”

杭峰苦恼地起身,走了出去。

老杭站在两个行李箱中间问他:“感觉怎么样?”

“不是很好,第一次参加星级考试,我有点找不到节奏。”

老杭笑着说:“找不到就找不到,你现在该做的第一件事应该是回到房间里休息一下,吃过晚饭后上山滑夜雪找雪感,这里的雪可和国内不一样,颗粒雪和粉雪的脚感差距很大,包括空气湿度和海拔高度都需要提前适应。而且你基础很好,与其去纠结赛道的问题纸上谈兵,还不如用身体去判断。”

杭峰已经走出了几步,听完转头笑道:“这建议相当中肯啊?您不是过来只当监护人的吗?”

老杭哽咽了一下,有点儿心虚地说:“好歹是个教练,基本点总是不变的。”

“是吗?”杭峰疑惑地说着。

因为父母都是国家特级教练,有自己的训练理念和技巧,他们两口子很少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上教导儿子。

专业人士更明白外行人的指手画脚能有多“致命”。

这次杭峰出国本来应该他母亲陪着,但队里重新开始训练,雪季还有一些零星的比赛要举行,所以实在抽不出空的情况下只能由老杭同志陪着儿子出来考试。

老杭这一路上都没有与儿子过多谈论滑雪的问题,恪守职业教练的边界,以免影响妻子和小儿子这期间的特训成果。没想到到了地方却意料外地说道了起来,而且还说的这么深,实在有点“很不老杭”。

杭峰察觉到异样,却又找不到理由,只能多看他爸一眼,才再度走了出去。

身后的老杭,长出了一口气,心虚的往一个方向看了一眼,这才匆匆离开。

……

晚饭后,也不过才五点半,天色却已经黑尽,杭峰换好滑雪服,扛着滑板,在老杭同志的陪同下,上山滑了一次夜雪。

杭峰以前来北岛滑过两次雪,自以为已经算是比较熟悉粉雪的脚感,结果这次再过来,就发现了哪儿哪儿都不一样。

即便是滑在压实的道内,脚感都是偏向蓬松的,如果去滑一些边缘的部分,可以明显感觉到脚下的弹性很足,拐弯弹跳需要的力量也完全不一样。

一开始很别扭,水平简直降到业余的水准,但他身体的记忆很强,就在一次次地尝试中,他的水平也在提升。

一直到身体发冷。

夜晚的温度已经降到了零下20°,身上的衣服无法再御寒。

杭峰依旧感觉还不够。

他爸说的没错,适应雪况比设计赛道重要,野雪的赛道只会比这还要难,就他现在的水平,根本无法很好地控制方向,该拐弯的时候直行,还说什么路线。

“杭峰,回去了不?”

从游客大厅走出来的老杭同志搓着手,冻的直缩脖子:“都没什么人了,雪场也快关门,下山吧。”

杭峰想摇头。

他总觉得还差一点,自己必须要多滑,才能够达到正常水平,而这“一点点”恐怕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