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薄情 第603(2 / 3)
船了。”
她问:“我们的?火器卖给他们,他们造出更强大的?火器,反过来?和倭寇结盟,一起打我们怎么办?”
谢玄英:“会吗?”
不怪他诧异,自?古以来?,中原最大的?对手都是?蒙古胡人,海客不过疥癣之疾。
程丹若:“……两百年后吧。”非要说的?话,确实还是?北方?更凶险,建州女?真才是?心腹大患。
不过,凡事都该防范于未然。她忖道:“我用丝绸瓷器,雇他们去新大陆抢,不是?,买东西,可行吗?”
谢玄英:“你想做海贸?”
“新的?大陆,有新的?良种,都很有用。”她如实回答。金鸡纳树在美洲当地是?神树,砸钱怕不行,得坑蒙拐骗。
但?她要的?是?种子,不是?母树,不损害当地人的?利益。
程丹若道:“昌平侯暂时失势,他们没了倚仗,会走谁的?路子?”
“多半是?父亲。”他道,“西洋人分?不清我们的?官职,只?看爵位。”
洋人对大夏半懂不懂,官大官小都不会看,得罪了人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不过会认爵位,因为?他们也?有。
程丹若:“我觉得,亲生父子没有隔夜仇……”
谢玄英丢掉桃核,翻白眼:“我刚忙完,又使唤我。”
“不急不急,过完端午再说。”她岔开话题,“昌平侯这么快认了,倒是?出乎我的?预料。”
辛辛苦苦打了五六年,升官发财泡汤不说,还被处罚,这么大一个侯爵,认怂也?太快了。
“此时留京才是?明智之举。”谢玄英道,“我想,是?有人说服了他。”
借东风
嘉宁郡主病逝, 昌平侯交出兵权,齐王系和丰王系又回归平衡。
但?此时松口气为?时过早, 今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 进入五月后,各地报灾的奏疏逐渐多了起来,春旱少雨, 秋收会?是大问题。
和兵部一样, 皇帝勒令户部,核查太仓粮食。
太仓就是古代的粮库, 自?建都起, 陆陆续续在北京城修建粮仓, 大约五十个, 能储藏近百万石粮食, 以备不时之需。
不止在城内,京城到通州一带也建有十几座太仓,储存的就是通过大运河运输过来的漕粮, 史称南粮北运。
储藏在太仓的百万粮食, 能保证京城在围城、年景差、遇大灾等?情况下?,依然能稳定粮价, 安抚民?众,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而这么多粮食,没有猫腻是不可能的。
官员们知道太仓的重要性, 可还是会?打它的主意,且必定打它主意。
有良心一点的,把新?粮换成陈粮(每年各省都要运输新?鲜的漕粮入京), 替换下?的陈粮发成工资。所以,官员们的俸禄中, 粮食永远是陈的,遇见黑心的,还可能遇见霉粮。
霉粮好歹还算粮食,没心的直接换成砂石,吃都不能吃。
皇帝突然说要查,一时兵荒马乱。
讽刺的是,大部分?贪墨者的第一选择,并非买粮填补,而是送钱打点关系,希望上头的人收了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这回,皇帝专门让许尚书和张侍郎一块儿办这事。
许尚书不怎么得罪人,只要别贪得过分?,拿沙子当粮食,过得去的,他肯定放人一马。下?头的人受了他的人情,今后自?然要还,一来二去的,人面就广了。
可他做了好人,张侍郎怎么办呢?
倘若和许尚书一样拿钱办事,钱肯定比许尚书少,锅却指不定要自?己背。
这种亏本的事,张文华才不干。
他在官场沉浮二十多年,比起谢玄英的耐心周全,做事更不择手段:买通仓库守卫,传递假消息,假装买家,花大价钱贿赂,搬完粮食就披上官服核查,打一个措手不及,收钱不办事……
总之,精彩程度更高,底线更少。
毕竟谢玄英查武库,纯粹是看?不惯挖国家墙角,而张文华干活,是想把许尚书拉下?马,自?己上位,当然更卖力。
身?旁有人虎视眈眈,许尚书行事自?然谨慎。
他只收小钱,压小事,并盯死张文华。没多久,把他手下?买家的人钓了出来,立即反咬,说他贼喊捉贼。
张文华不料许尚书反应这么快,只好说“误会?都是误会?”,退让半步,把这最大的一笔亏空压下?了。
两人互扯后腿,弃车保帅,中低官员纷纷落马。
粮食出了差池,比私卖火器可严重多了,也不是昌平侯这样的分?量级人物,等?待他们的只有人头落地。
每当这时候,平日冷清的刑部官员家,少不了走动送礼。大理寺复核案件,也不乏人打点。
陈老爷在大理寺干了六年多,迎来了第二波春天——上回是归宗,各级官员纷纷下?狱,家属各方送礼。
倒是都察院,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