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0(1 / 1)

加入书签

弄完盐碱地,孟骄又带着大家对芦苇荡进行了改造跟规划。

这时候已经进入二月,天气渐暖不怎么冷了。

芦苇稠密的地方保留着芦苇荡原有的样子,稀疏的地方就适当挖掘一下深度,结合地形打造出一个人工荷塘。

挖芦苇荡也不是没有好处,每天都能挖出不少黄鳝,一窝一窝的。

多的时候,一天都能挖出好几桶的收获。

更不要说什么泥鳅,小鱼小虾,运气好的时候甚至还有王八。

这黄鳝虽然长得样子不好看,但它好吃啊,而且还是纯野生的。营养更高了。

凡是参与的人,每天完工后都能分到几条黄鳝和一些鱼虾之类的。

拿回家去,让家里人给做点好吃的,一家人都能跟着打打牙祭。

孟骄有时候也会跟人换几条,回家给几个孩子做爆炒鳝鱼段,泥鳅炖豆腐,油炸小河鱼,韭菜炒河虾。

把孩子们给吃的一个个心满意足。

等到二月下旬的时候,人工荷塘也已经规划出来。

足有上百亩,就差种莲藕了。

对这个面积,孟骄其实是不太满意的。

但姚家村的芦苇荡也只占地几百亩,剩下的绵延十多里都是属于其他村子里的。

反正一口气吃不成个大胖子,这事不急慢慢来。

等以后,他们生产队的荷塘产生收益之后,就不信其他生产队见了之后不心动。

到时候整个芦苇荡的荷塘连成一片,将是相当的壮观。

夏天荷花一盛开,那可真是十里飘香,放眼望去满目都是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画卷,是何等的一幅美景啊!

姚村长虽然还没有见到将来是什么样子,不过在孟骄的描绘下眼前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副景象,忍不住咧嘴直笑。

少年宫

西瓜苗和甜瓜苗也已经育好苗,孟骄让村长留出几亩原本村里种红薯的沙土地。

花了两天的时间,领着大家把瓜苗一颗颗栽种好。

怕刚种下去的瓜苗夜里会冷,还特意给每棵瓜苗上都盖了一层干红薯藤。

等再长大一些,就可以掀开了。

种完瓜苗,孟骄又往市里跑了一趟,说是去把果树苗跟莲藕种拉来。

虽然东西一直都在她的空间里,但总要做做样子走个程序。

顺便还能带着孩子去市里玩一圈。

孟恺还要上班,孟轩也要上学,兄弟俩自然是没有时间去的。

孟骄便拿着村长给开的介绍信,带着两个女儿,坐上了去市里的车。

今天不一定能回来,所以这两天喂猪的事情就拜托给李彩云和孙同志。

小瑶瑶已经快六岁了,孟骄准备过完这个学期就送她去镇上的小学。

知道自己快要上学了,小姑娘还挺高兴。

小玥儿马上也快两岁了,说话已经相当流利,还会背古诗念儿歌,奶声奶气的声音却认真背诗的模样很是让人忍俊不禁。

孟骄自己做了一些常用的字词卡片,没事的时候就教两个孩子认识,如今小瑶瑶虽然还没有正式上学,却已经认识大几百个字了。

一般的小人书,她差不多能都看懂。

这孩子在绘画方面也的确有些天赋和灵气,这一年多自己看着孟骄给找的基础书,已经画的很不错了。

孟骄这次来市里,也是想着去少年宫这样的地方转转,看看有没有专业教美术的老师。

孩子有这方面的爱好和天赋,她不能给扼杀掉,得想办法支持。

孩子若是真想学美术的话,最好还是去县里或者市里这样的地方看看。

若是有老师的话,孟骄便想着让小瑶瑶拜个师或者报个美术班,哪怕一星期能来学一次也行。

为了孩子,她也不怕来回折腾。

镇上倒是有一个教美术的老师,孟骄也带着小瑶瑶特意去拜访过。

但是对方说,她也不是学美术出身的,只是因为会描绘几笔所以暂代美术老师的课。

经过差不多两个小时的颠簸,汽车总算到了市里。

孟骄带着两个孩子等车上的人下的差不多了,才最后下来。

跟人打听了下去少年宫的地址和路线,出了车站又在外面的站牌处等了一会,上了三号公交车。

又经过半个小时的车程,三号公交车最后在市少年宫前面停下。

今天不是周日,来少年宫里的人并不多,只偶尔看见一两个还不到入学年龄的儿童跟着家长出入,应该是来上兴趣班的。

不管在什么年代,都不乏愿意花费时间跟金钱对孩子进行栽培的家长。

少年宫一共有三层楼。

巧遇

小瑶瑶听到自己以后每周都可以来这里上课学画画,快高兴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