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5章 天启之治(2 / 2)

加入书签

诸藩就藩而发生改变。

十七世纪到二十一世纪,注定是沿海国家吊打内陆国家的时候。

大明诸藩只要占据了沿海,在大明的不断给养下,内陆国都会慢慢被消灭。

这实际上和清朝为什么能向内陆开拓那么多土地是一个问题。

海权兴起的时代,海权国家必然要比内陆国家更早的接触世界和各国火器。

准噶尔这样的内陆国家,连三十门二十四磅炮都拉不出来,被剿灭才是正常的。

哪怕大明没了,换了一个汉人王朝,即便不会向西开拓疆土,也会击垮准噶尔。

说到底准噶尔的巅峰时期,也不过五六十万人,六万常备兵力罢了,其中装备火器的兵力在两万多人左右,最重型火器不过是二十门十俄磅的臼炮。

因此朱由检都懒得去管眼下的瓦剌和准噶尔,哪怕准噶尔和历史上一样吞并了瓦剌诸部,朱由检也不会放在心上。

打一个准噶尔对于大明来说确实不是什么难事,毕竟眼下大明军中十斤(十二磅)炮的数量已经突破到了六千门。

二十斤炮的数量,仅算陆军,更是达到了一千四百门。

除此之外还有数量近三万门的五斤炮,而仅仅北军都督府的火炮数量就有六千门之多。

如果准噶尔敢入侵,都不用朱由检、甚至都不用满桂开口,河西的梅之焕和李如柏、李如桢就能御敌于嘉峪关的戈壁滩外。

海权时代,打内陆国没什么值得吹嘘的,朱由检更注重中南半岛和天竺。

想到这里、他对马车前面驾车的孙守法开口道:“走吧、去军备院。”

“是……”孙守法瓮声回应,而朱由检也靠在马车上,开始假寐了起来。

近些天他倒是安稳了不少,休息的时间也随着朱由校慢慢处理奏疏而变得多了起来。

不过那些朱由检一个时辰就能全部解决的奏疏,放到朱由校手上却要三个时辰才能处理完毕。

两人站的角度不同,朱由检有自己的一套行事法则,便是以百姓为主。

哪一党要是在他眼皮子底下搞党争,他抬手就放些黑料,把这些党派给收拾一顿。

比之他,朱由校却需要从王朝的角度出发,因此政策大多维稳。

这是时代的弊端,不是朱由校的弊端。

他毕竟是皇帝,需要站在皇帝的角度看待问题,而朱由检没有那么多顾虑。

朱由校还在养心殿凄惨的批阅奏疏,而朱由检桌案上却只有十几份军情。

直到马车出了京城,朱由检才开始一份份的看了起来。

首先最让人侧目的,还是燕山兵家学院的毕业奏疏。

算上宗室子弟,这次毕业的兵家学子一共是一千九百二十七人。

朱由检在打开的应该会推迟到五点到六点之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