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3章 残暴嗜杀(1 / 4)

加入书签

“瀛洲杨文岳传书,瀛洲可再供给北直隶二百万石米麦。”

“旧港沈廷扬传书,旧港可供给南直隶五百万石米。”

“西南洪承畴传书,云南、贵州、交趾、广西四省,可供给南直隶六百万石稻米。”

“如此,六省共筹措一千三百万石,比殿下您下发令旨的要求,多出了一百万石。”

十月二十七日,距离朱由检大婚还有三天的时候,毕自严带着六省回禀的传书来到了齐王府,向朱由检汇报了粮食的情况。

即便还有三日便要大婚,并且府内已经开始张灯结彩,但朱由检依旧一身天青色圆领袍,头戴玉冠的坐在承运殿处理政务。

在毕自严说完六省的回禀传书后,朱由检靠在了椅子上,轻松道:

“这么一来、江南的粮荒可以平息,还能盈出一百万石给北直隶对吧?”

“回殿下,确实如此。”毕自严坐在椅子上,毕恭毕敬的回应,不敢玩什么心眼。

虽说朱由检不是皇帝,坐的也不是龙椅,但他就坐在那朴素的木椅上,却让人觉得自己面对的不是大明齐王,而是大明天子。

让这六七千万人饿了肚子,那大明距离灭亡也不远了,哪怕只饿一两年也不行。

朱元璋所杀的贪官污吏,不足朱由检所杀的三分之一,他流放的贪官污吏,也不足朱由检流放的三分之一,论波及程度更是不如。

“……”空气一时间凝固,站在偏殿门口的两名骁骑卫听到这话汗流浃背,返回的王承恩在听到这话后也连忙停下,站到了偏殿门口的一侧,一边躲一边听。

哪怕是晚明的西学东渐,其过程也是几十年的结果,而燕山推广到现在不过六年时间。

操作这个初始版本的拖拉机是累,但比起用锄头一锄头,一锄头的挖地来说,这机器省力太多了。

“四川的新政,明年开始恢复征税,按照户部的估计,四川若是没有灾情,能收上来八百万石田赋吗?”

四个烈度不输于洪武四大案的大案,在不到五年的时间爆发,平均一年一个,每个都致使数万乃至十万人人头落地。

只是眼下曹化淳一句“您变了”,随即就让他心里充满了憋屈和不解。

如果朱由检筹措了足够的钱粮,他又支持朱由检向外开拓的政策。

他退出后,王承恩从角落走出来,将椅子收了回去。

四川新政上的奏表上,李邦华是明确保证不遇灾情,可收八百万石田赋米麦,但朱由检对此保持怀疑。

曹化淳的背影消失在了殿内,当他再出现时,已经在偏殿之中。

“奴婢领命。”王承恩应下,也知道朱由检为什么特别交代。

这份畏惧从内心倒映在双眼之中,被朱由检看得一清二楚,他微微皱眉:

“你们三人是勖勤宫的老人了,事情办不好,认了错,继续办便是,孤要的是态度。”

“你先下去吧,告诉李邦华别有太大压力,粮食减产这是天灾,与他无关。”

“殿下千岁……”

他在位期间洪武四大案已经算是历朝历代未见的残酷程度,可即便如此,四大案时间跨度也有十三年之久。

因为江南百姓有银子,他们可以高价买粮,因此粮食不等运到北方就被抢购一空。

“我有生气过?”朱由检明知故问,曹化淳也双手作揖,准备抬手挡住自己的脸,同时回答。

朱由检清楚这个局面,除非三省人口降低,不然三省之民就能消耗大明半数口粮。

不得不说,像他这种清楚向谁征税,向谁免税,还敢于提出建议的官员,是晚明官场的一个奇迹,这也是朱由检记得他,并重用他的原因。

他挽国财而知民,在百官都坚持向百姓加饷五百余万两的时候,毕自严却让皇帝注意百姓已到了家家悬釜的境地,建议暂停辽事,减天下赋税,让小民有积蓄来渡过旱情。

当然,他的意见不止是崇祯,便是百官都无法接受。

窗外的阳光撒进屋内,照在朱由检的脸上,其眼瞳被照的晶莹剔透,不怒自威。

“目前暂时达到了三分之一的程度,年产二百台大型高压蒸汽机,六百台工业蒸汽机和两千台农用蒸汽机。”王承恩回应,并解释:

在儒生口中,他的名声早就臭了,只是他并不在意。

王承恩是打定了主意要和自家殿下去齐国,他心里想的自然也是发展齐国,所以才会主动开口。

“按照你的意思办吧。”

“后年的下半年就可以筹备工厂了,按照每个工厂二百台工业蒸汽机的标准,逐渐扩大工厂规模和生产数量。”

毕自严心里在揣摩朱由检的性格和举动,而朱由检何尝又不是在揣摩他。

到任后的他,主要和朱由检在这个位面所实施的政策类似,从节源开流着手,裁汰冗兵、兴复屯田,地方官吏以经济发展速度来考核。

“怎么?你也和那群儒生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