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20章 国债(2 / 4)

加入书签

怕各国王室最痛恨的还是偷税漏税的商人和贵族们。

这一点,从英国的内部情况就能看出了……

朱由检拿起了另一份来自南昆仑监察使司的信纸,他打开一看,其中内容主要是在讲述英国内战。

天启二十一年腊月,英国内部的反对派议员在查理一世出征平叛英国内乱的时候,开始了猛烈抨击他的行为,并试图向议会提交限制国王权力的提案。

不仅如此,反对派在寒冷的冬季先后逮捕了查理一世的宠臣斯特拉福伯爵和劳德大主教。

得知情况的查理一世,在留下两千军队继续平叛后,随即带领效忠于他的一万五千军队返回伦敦。

他没有和历史上一样,只在口头上对自己的宠臣辩护,而是直接下令逮捕反对派议员,并且释放自己的两位宠臣。

他的行为让伦敦的群众不断进行示威运动,并且此时议会也通过了针对查理一世的《大抗议书》。

《大抗议书》全文共二百零四条,它历数了查理一世的暴行,要求国王保证工商业自由、政府对议会负责等。

手握兵权,还有皇店作为财政来源的查理一世在得知这件事后,他不仅拒绝批准《大抗议书》,并且宣布皮姆、汉普顿等反对派领袖为“叛逆”。

在李权和奥利瓦雷斯商议《巴伦西亚条约》的时候,查理一世亲自率领军队来逮捕皮姆等人,但遭到伦敦群众的强烈反对。

面对革命热情高涨的伦敦群众,查理一世下令镇压,致使伦敦城成为了一座血色的城市。

他的做法激化了内战的程度,内战阵营也开始逐渐明了。

两个阵营中,支持国王的主要是封建贵族、英国国教上层僧侣以及部分同国王有密切联系的大资产阶级和官僚,他们大多是英国国教徒和天主教徒。

站在议会一边的,主要是新贵族、资产阶级、城市平民、手工业者和自耕农,他们大多为清教徒。

从双方力量对比来看,议会占有绝对优势,但查理一世的背后还背靠皇店,并且手里掌握着一支两万人的保皇军队。

相比较议会的军队,保皇军队有一半的人装备了燧发枪。

有了王室武装的查理一世没有选择出逃伦敦,而是选择镇压伦敦的叛乱。

这让原本议会可以控制的地区大幅度缩小,港口和伦敦、以及部分人口稠密的城市被保皇军队占据,直接上缴王室的税收达到了英国总税收的60,而议会只占据40。

财政上的不足就已经让议会捉襟见肘,而军队的数量不足更是让双方态势失衡。

议会军大约有一万人,不过他们大多都是民兵,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相比较保皇军队显得孱弱不堪。

此外,在此时的英国百姓心中,国王仍是威严的、尊贵的,所以很多人并未支持议会军,而是持观望态度。

不过,议会军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英国革命浪潮已经无法阻挡,众多手工业从事者都愿意参军来为自己的阵营取得胜利。

这样的优势,让议会军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从一万人的数量迅速突破到三万人。

与此同时,西边的爱尔兰和北部的苏格兰人民见到英格兰处于内乱,也纷纷重新打起旗帜,要求查理一世下台。

这些势力的叛乱军数量在一万人左右,因此查理一世需要面对的局面是用两万职业军人来收拾四万反叛军。

诚然,他十分有自信,但为了保守起见,他还是和法国一起向大明提出了军火贸易的事情。

查理一世准备了大约价值二十万两的金银币,准备再购买足以装备五千人的燧发枪、火炮,以及数量不等的硝石。

黎塞留和古斯塔夫二世那边也准备了大约价值八十万两的金银币,准备购买足够装备两万人的燧发枪和火炮,数量不等的硝石。

对于这个时代的欧洲政治家们来说,他们大部分还是只觉得大明只是想挣银子,没有心思掺和欧洲的事情。

只有黎塞留能敏锐感觉到,大明似乎在操控欧洲的战场,因此他想要迅速结束战争。

眼下的局面对法国波旁王朝来说,已经是十分不错的局面了,如果见好就收,法国足以成为欧罗巴大陆上的强国。

可是大明的态度显然不希望战争就此结束,而法国也无法和大明撕破脸皮。

黎塞留只能选择一战打趴下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然后从中抽身。

不过……

“哪有这么容易……”瞧着手上的消息,朱由检轻嗤一声,随后对陆文昭交代道:

“东西都可以出售,另外告诉弗朗机人,第二笔交易在明年的二月份。”

“是!”陆文昭作揖应下,而朱由检也带着笑意将纸条收了起来。

第二笔交易越快,西班牙能坚挺也就越久。

凭借贩卖粮食和商品,他们可以化解国内的财政破产危机,凭借大明出售的燧发枪,他们也能在战场上和新教连忙打的有来有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