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7(1 / 3)

加入书签

以为对方会理所当然的接受,是纯粹的理想主义。

大部分农民都会问,你就一定能保证嫁接之后的果子更好吗?要是没有以前好,不是白忙活一场,我们的损失谁赔?除非你包销,先定合同,到时候无条件收果子。

可你真签了呢?

优良品种的果树在管理上肯定和以前不同,但反正都包销了,谁还想照着做,种了一辈子果树还用得着听你的。

得了,最后果子达不到标准,你收还是不收?

关于这一点,其实黄会长也非常了解,毕竟这几年去的都是偏远穷困地区。他深刻了解到一个观念,“他们最需要改善的是管理水平,和自己的思想,而不是技术。”

中国在农业方面的技术,一直都不弱。

“确实是,我们可是深有体会。”旁边有个员工插嘴。

舒雨一看这人便笑了,“可不是,你和黄会长可是被人解救出来的,还能体会不深吗?”

这一说,旁边不知道原委的员工,凑过来眨巴着眼睛,想打听碍着舒雨的面,又不好意思直说。

舒雨一点这人,“你给他们讲讲。”

早就有一肚子话想说的人,立刻来了精神。原来他们当初去偏远山区建学校,得到的并不都是欢迎和掌声,有些名为乡贤实为恶霸管理的村子,甚至要向他们收取费用,才让他们在当地建学校。

黄会长解释这不是政府行为,是私人慈善事业,但人家不听啊,或者说根本理解不了。只知道国家要来他们当地建小学,那他们就要钱,不然不许你建。

你觉得这种行为理解不了,那么翻看一下三十年后的新闻,政府专项扶持资金,给村民修路。结果某个村的村民非得向政府要钱,不给钱不让修。要搞清楚,修的是村子里的路,造福的是他们自己。

新闻一出,全民哗然,这是什么人间迷惑行为大赏啊,简直秀出天际。

再回到黄会长身上,要是一般人遇到这么野蛮不讲理的人,肯定是扭头就走。但黄会长一辈子教书育人,觉得越是这种地方,越是需要教育,否则一代代下去,只会被这个社会抛弃永远当边缘人。

没想到,人家不听他的以理服人,不耐烦之下还把人给绑了,放一个员工回去,通知拿钱来换人。

舒雨听了这事,吓得魂不附体,打电话给许警官,几乎是一边哭一边说。最后是许警官出面,联系当地警方给解救出来。顺手打掉了这个村霸,放出不少被村霸关在地牢里的村民。

原本舒雨是让黄会长赶紧走,以后都不要来这个地方,但黄会长还是坚持在当地修了小学。舒雨没反对,只默默加了一条,每次去这个地方,人数不得少于五人,还得跟她报备。

吹牛的员工正是陪着黄会长一起被绑下了地牢的那个,这会儿一通海吹,听得新员工个个心潮澎湃。

要说这有什么可澎湃的,可架不住年轻人,哪儿听说过这些,顿时觉得自己的工作不仅高大上,还能冒险,值了。

黄会长和舒雨这边还在继续,说完了水果,开始说广受好评的酱菜。

“再一类就是酱菜,我发现大家打的分数都很高。”

黄会长眼睛一亮,“对啊,我就特别喜欢吃,你爷爷和外公我都送过,他们都说好吃。”

其实这种老阿妈自己腌制的酱菜,有几个会不好吃,而且每家有每家不同的风味,俗称绝活。

“但是这种农产品,没有品牌没有检验,根本无法进入市场流通,只能在菜市场里生存。”再不然就是挺到淘宝出现,这些手工艺者还能有个小小的生存空间。

但现在就很难,市场上流通的加工产品,必须得经过相关部门检验,才能上货架,不然吃出问题来了算谁的。

“他们当地要是能开个小加工厂,只要手续齐全,这些酱菜就能走入市场环节。”舒雨点评酱菜,她也品尝了,确实味道很好。

黄会长叹了口气,穷成那个样子的地方,上哪儿开加工厂去。让他盖个职业技术学校他倒是有信心,连上哪儿请老师都想好了,但是盖个加工厂,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下手。

“干货倒是不错,可以收,然后做个超市自有品牌。”舒雨继续说道。

“超市,什么超市?”黄会长奇怪道,没听说她名下有超市啊。

“刚开的,不对,还没开起来。”舒雨顺嘴回答道。

黄会长顿时激动起来,干货能收也行啊。多少都能解决一点问题不是,再说超市只要长期开下去,就需要长期供货,岂不是一笔稳定的买卖。

“你让雨露的人下次去的时候,问问当地领导具体情况。如果合适,我再让程少龙安排人去谈。”

让超市直接对农民是不现实的,最简单高效的是超市给个价格和质量要求,当地组织收购,然后超市验货付钱拉货。

“好,好。”黄会长很激动。

舒雨倒是摸着下巴想到,建一个酱菜厂倒是不错,可惜手里没有合适的人选,也就打消了念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