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46(2 / 3)

加入书签

,早上在校场习武的时候,卫长海才说要他们今晚都回家住去。

卫景平迟迟不见卫景明来,问他爹:“我大哥去哪儿了?”

“你大哥过几日去省城比武考武举人,”卫长海说道:“回去歇着了。”

……

当日放学,卫景平去墨铺收拾东西了东西回家,到胡同口,斜刺里迎面走过来一位姑娘,长挑身材,杏眼,面皮莹白,走近了她笑道:“你是平哥儿吧?”

卫景平茫然地点了点头。

“你能帮我把这个捎给你大哥吗?”姑娘拿出一封信来,塞到了卫景平手上:“拜托你了。”

卫景平两眼一亮:“你是韩姐姐吗?”

那姑娘垂头浅浅地应了声,转身就走。

卫景平把信塞进衣服里,回到家将东西一搁,交代给刘婆子两句话,回屋躺着小憩。

旁晚时分,新月初升,晚霞在夕阳以西缓缓铺开。

“老四,”卫景明从外头回来,涨红着脸摇醒了卫景平:“有人说今天看见韩姑娘来找我……”

卫景平正在背书,他迷糊了一下,忽然一拍脑门,赶紧把那封信递到他大哥手上:“是来过,还让我把这个交给你。”

卫景明扫了信笺一眼,雅致的浅黄色,他脸面红得都快透了,捏着信笺,匆忙回自己屋子里去了。

没一会儿,他又折回来找卫景平:“老四,你帮我看看这上面画的是什么意思啊?”

卫景明把方才拿回去的信展开,往卫景平面前一搁。

原来,韩素衣担忧他不识字,笺纸上没写字,而是画了一幅画。画上,是一座隐在草木之中的寺院,一枝桃花灼灼,很是美好。

桃花之上,画了两轮即将西下的太阳。

明净的幅面之下,靠右边留白的地方却用黑色的笔墨画了一人在桥下抱着石柱子,半个身体都淹没在河水中的情景。

卫景明搓着手,抓心挠肝地拿不准韩素衣是什么意思。

卫景平:“这个寺院是哪里呀?门匾上是个‘隆’字。”

“是隆福寺。”卫景明道。

上林县的孩子哪个不是从小就跟着大人去隆福寺祈福长大的,他一眼就看出来了。

卫景平:“哦。”

“老四你快说说,韩姑娘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卫景明急得不行。

听说县主簿宋京打发媒婆去韩家给他家的大公子宋玉璋向韩素衣提亲,你说他慌不慌。

“画了两个太阳,一日又一日,”卫景平拿不准地道:“韩姐姐是不是约大哥两日后的旁晚在隆福寺的桃花树下见一面?”

隆福寺,夕下的两轮太阳,桃花树下,他能想到的就是这样了。

这不就是“人约黄昏后”的写意画面吗。

卫景明猛地一拍后脑勺:“原来韩姑娘是这么个意思。”

“我也不能完全确定。”卫景平道:“她还说,你要是不去,她就一直不走。”

右下角那个黑乎乎的小人和石柱、桥洞,不正是画的尾生抱柱的典故吗,大概是这个意思了。

“那我后天还是去隆福寺一趟吧。”卫景明犹豫了一下道。

上林县的武人耿直,没那么多规矩,带得当地的民风也开放,未婚男女相约也是常有的事,是以卫景明把赴约说得十分坦然。

想了想他又说道:“其实我把你手抄的那边三字经看完了,也算认得几个字呢。”

见了韩素衣一定要告诉她,他不是个睁眼瞎,也认得一些字的。

……

那天卫景平放学,卫景明一脸喜气地跟他说:“韩姑娘让我把这本书给你,说你念书一定用得着。”

卫景平翻开一看,手抄本里收录的竟然是近十年间科举县试、府试、院试的真题,他愕了愕:“大哥,有机会我得好好谢谢韩姐姐。”

考过试的人都知道,真题是什么分量!

“她还说让我拣几样墨铺的墨块带去甘州,”卫景明颇疑惑:“都是武人,到时候谁问墨?”

作者有话说:

1出自《制艺丛话》。“癥乞”是子宫肌瘤,桂枝茯苓丸现在还在用。

后续篇幅多半是学习和考试的了,感谢留言和订阅~

绿珠

◎夫子一走,蒙童们又炸窝了,不知是谁带的头,拉着武双白叫他“石崇”,扯着傅宁叫“绿珠”,惹来一通你追我赶的打闹。◎

“韩姐姐让大哥带些墨块去省城?”卫景平不假思索地问。

卫景明点了下头:“她是这么说的。”

韩素衣是这么说的:你带几块墨去省城, 到时候同吃同住的问起上林县,就拿出来给他们看看, 说一说这边有家“天下第一墨”, 制的墨可好了,他们自个儿用不着的,没准儿家里的兄弟、姊妹亦或朋友读书写字的,便会记住墨铺的名号了。

“那大哥就带几块小的去吧, 墨铺里有的, 一样挑一个带上, ”卫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