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七零之花好月圆 第28(2 / 3)

加入书签

张婶只一个劲地笑。

翌日,白记店内就多了一个簸箕,一个个拳头大小的白纱布调料包在簸箕里挤挤攘攘地挨在一块,看着煞是喜人,一下就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不免有客人问了,“老板,这是啥?”说着,拿起一个调料包打量,“我咋看里面装的像桂皮和八角啊。”

白月走过来,“你仔细看,就是桂皮和八角,还有一些干调料。”

张婶也来接话,“你在我们店里吃的卤味用的卤汁,用的就是这种调料包。”

白记的卤味是远近闻名的,客人一听就来了兴致,有些客人买完东西不急着走,都围在簸箕旁边,饶有兴趣地拿着调料包打量。

白月微微一笑,“这调料包是店里拿出来卖的,大家都喜欢吃我们店的卤味,有些客人还喜欢打包卤汁回去炒菜,但是每天店里剩的卤汁就这么多,总有些客人分不到。”

“我索性想了个法子,做了一批调料包,若是有喜欢卤汁的客人,买回去放进锅里,就可以自己做原汁原味的卤味了。”又把做卤味的步骤说了一遍。

如今白记店里的客人以职工为主,他们有工资有补贴,时不时地出来打个牙祭,手里松散地很。

工厂里的工作忙,经常三班倒,还要加班,有些双职工家庭根本没时间做饭,都是在厂里食堂吃的,厂里食堂的饭菜价格虽然比自己做饭要便宜一些,但是味道实在说不上好。

若是买了白记的调料包……,回去做饭省事多了,而且味道还有保证,所以不少客人一听就心动不已,不住地拿眼睛去打量调料包。

也有客人有疑问了,“你这调料包卤的都是荤菜吧?”如今一个月能吃上四五顿荤菜的人家都算是富裕人家了。

这调料包要是买回去只能卤肉,那就有点浪费了。

白月拆开一个调料包,露出里面丰富的调料,“那咋可能,你看我们店里,不都卤的鸡爪鸭掌,还有猪大肠,这些下水又是荤菜,又不贵。”

这倒也是,客人稍微一想就转过了弯,讪笑地摸了摸脑袋。

见状,白月趁热打铁,“调料包做的卤水,能放上两三个月,不止能卤荤菜,平时炒菜舀一勺卤水,然后加点油,这么一炒,那味道,谁吃谁知道。”

“那就,给我来一份我拿回去试试?”客人摸摸口袋,准备掏钱了。

白月笑着把调料包给他,“一个调料包五毛钱,这一周内买调料包,都买二送一。”

才五毛钱,一点都不贵,一锅卤水能煮一大锅卤味呢。

这下掏钱的人更多了,白月收钱收的笑眯了眼。

晚上回去,张婶忍不住问她,“丫头,你这相当于把配方卖了,万一别人都学着做了,店里的卤味不就卖不出去了嘛?”

这点白月一点都不担心,她做卤味很有讲究的,不说别的,就说卤鸭掌和卤鸡爪,每次做之前她都仔细清洗干净然后去趾了,做卤味时也是认真地盯着火候。

这火候有差别,味道也就有差别,还有卤的时间长短,也会影响卤味的味道。

即便客人把调料包买回去了,能做出来的也是低配版的卤味,味道虽然相似,但是肯定比不上精装版的白记卤味,所以说白记精心制作的卤味还是独一份。

经过一番解释后,张婶终于弄明白了。

白月淡淡一笑,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她没跟张婶说。

白记之所以叫白记,而不是叫白记早餐店或者白记糖水铺,就是因为她打算把白记做成顺应季节的餐饮店,而不是专卖一类食物的店。

如今天气渐渐热了,卤味这样的熟食不太好卖了,她打算过段时间就减少卤味的供应量,转而推出夏季糖水,到时候赚的一定不比现在少。

到时候,邵英华应该也考完试了吧?白月看向天空中硕大的圆月。

月光给夜晚的京大镀上一层冷冷的光辉,更显这所百年大学的厚重。

最后一科考试的前两天晚上,邵英华他们系的辅导员把系里所有的学生都叫出来开会,因为一考完试学生们肯定都忙着回家,免得到时候找不齐人。

照例说了一下放假事项,辅导员退后,教室门口走进一个人,辅导员介绍道,“这是你们下学期开设的语法课的任课老师,他有些话想对你们说。”

语法?!

英语系大一第一学期基本都在学习单词,大二才开始正式学习语法,语法课是重中之重,所以一听是语法课的任课老师要讲话,所有学生都挺直了脊背坐正了。

崔学敏今年六十五岁,两鬓生了华发,他身材矮小,约一米六五,双手背在身后,精神矍铄,慢慢地踱步到讲台上。

辅导员用崇敬的目光看着这位老人,学生们不知道,他却一清二楚,这位可是享名中外的大佬,不说别的,就说随便翻开一本英译中的名著,都能看到崔老的名字在译者那一栏上,足可见其在这方面的成就。

建国时期,崔老还曾担任翻译官兼外交官出使米国,他不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