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章(2 / 2)

加入书签

生非但不加以阻拦,反倒鼓掌起哄,落井下石。

秦凌云气得眼珠爆红,正欲开口怒骂,却听耳边幽幽传来一声「竖子」,转头去看,竟是镇北侯夫人。

「竖子得志,何物等流!」关素衣加重语气道,「一面口口声声推仁博爱,一面效法暴秦行焚书坑儒之实,当真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读书开智,读书明礼,读书存心养性、修真怡情,倘若他徐广志果是正正经经的读书人,又哪来这般大的戾气!道家无为而治、法家君权一统、儒家仁爱、墨家非攻、兵家谋略、医家济世……诸子百家各有所长,皆为历史之明珠,人文之遗宝,扼杀半分均是罪孽。徐广志竖子,尔敢!」

她一连骂了好几句竖子,可见已气得狠了。此时造纸术刚发明不久,还未流传开来,而战乱导致很多竹简被焚烧摧毁,书籍也就显得格外珍贵,尤其是用纸笔抄录绳索串缝的书,堪称价值连城。

临过门时,关素衣恨不得把所有嫁妆都换成书捲而不可得,徐广志倒好,轻轻巧巧一句话便令这许多典籍付之一炬,便是她秉性再豁达,这会儿也急怒攻心,几欲泣血。

圣元帝感同身受,连忙安抚道,「夫人莫气,莫急,我这便使人去救书。」话落衝站在四周的侍卫摆手,立即就有几人跑下楼灭火。

「不要泼水,找几块石板将燃烧的火焰压住。」关素衣急切吩咐。

圣元帝又衝侍卫头领做了个手势,那人立即跑到后院,找来几块压缸的石板,放在熊熊燃烧的火堆上。火焰愈颤愈小,直至熄灭,唯余浓烟滚滚,迷了视线。法家诸人跪地长嚎,痛不欲生,儒家则群情激愤,不依不挠,抓住几名侍卫待要问罪。

几人也不多做纠缠,亮出一块令牌便迅速回去复命。那咄咄逼人的九黎贵族彻底歇了声息,而后胆战心惊地朝楼上看去。他似乎想下跪,膝盖已经半弯,却被某人狠戾的视线阻止,只能脸色煞白地拱手,继而灰溜溜地离开。他们一走,有那心思转得快的儒生已察觉异状,也跟着做鸟兽散。几位法家学者一面洒泪一面踉跄而行,亦出了大门。

去到三百丈开外,徐广志才低声问道,「王爷,方才那人是?」

「莫要多问。」话虽这么说,景郡王却指了指皇城方向。

徐广志先是一惊,復又狂喜,强自按捺心跳说道,「那么鄙人之能,陛下已看在眼里了吧?」

「他最好儒学,焉有不来观战的道理。本王猜他不止来了这一回。你表现不错,已在燕京闯下偌大名声,明日上朝本王就为你举荐。」思忖片刻又道,「你自己也有些门路,不如请几位泰斗名宿写几句荐言,行事会更为便利。」

「学生这就去拜访诸位大家。王爷提携之恩,愚没齿难忘!」徐广志迫不及待地道。

「本王助你只因看中你才学,非为挟恩图报。去吧,日后好好效忠朝廷便是。」景郡王看似高义,实则野心勃勃。二人心领神会,无需赘言,同行片刻就分道扬镳,各去筹谋不提。

文萃楼内,人群走的走、散的散,半盏茶的功夫就只剩下三两桌,跑堂的伙计忙着收拾碗碟,清扫秽物,丁零当啷一顿乱响。二楼的雅间又恢復原样,俱用屏风隔绝视线,只留一个出口。

关素衣正襟危坐,曲起的指节频频敲击桌面,可见心绪十分烦乱。一个散发余温的火盆摆放在她面前,上面压着的青石板还在冒烟,倘若贸然掀开,没准儿火苗又会復燃,于是只能等待。

圣元帝怕她急坏了,不由温声劝道,「夫人稍安勿躁,焰火已经压下去,断不会再毁了书卷。待热气消散,咱们慢慢拼起来就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