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2章(1 / 2)

加入书签

掐灭

左老夫人素知外孙女文采斐然,却不知短短几年,她已精进若此。这篇文章共分二十个章节,分别为德性、修身、慎言、节俭……待外戚等,几乎囊括了女子为后为妃的方方面面,也阐述了待人接物的点点滴滴,将国母之风范诠释得淋漓尽致。

若无此文,世人永远想像不到皇后该做些什么,又是何等模样。有了这篇文章,他们才意识到——原来皇后在拥有无上权力和尊崇的同时,还有如此多的义务和责任。她不能奢侈享受,党恶佑姦。正因为她是皇后,才更应该躬行节俭,惩恶扬善,为朝廷命妇,乃至于天下女子做出表率。也正因为她是皇后,此文通篇不谈女子该如何卑弱顺服,反而强调自立自强,明辨善恶,蓄养德行。

左老夫人看完文稿交给仲氏,笃定道,「这篇文章附在宫规之前,以作序言,一旦推行必为天下人所知。你的贤后之名就算是立下了。然你能否言出必行,这是最大的问题。」

关素衣轻笑道,「如何不能?如今魏国初建,人口凋敝,财税锐减,国库空虚,倘若连皇室都不恪守节俭,只会让奢靡之风盛行,造成极大浪费的同时更会盘剥掉百姓的血汗。我从小到大是如何过来的,外祖母不是不知,锦衣华服也就这一年穿穿而已,往年都是粗茶淡饭,麻布衣裳,也没见我受不了苦楚。只要能吃饱穿暖,日子不是照样过?」

仲氏迟疑道,「皇上是何种态度你问过没有?你力主节俭,而他又性好奢靡的话……」

「忽……陛下幼时只会比我过得更苦,并非好奢侈享受的人。他如今正为庞大的军费开支发愁,我将后宫花费省下,正可交予他发放军饷。如今边关生乱,西南又虎视眈眈,什么都能省,唯独军队不能省。我这样做,他定会赞同,宫中节俭之风一起,朝臣也不敢铺张浪费,如此,正可缓和国库空虚的难题。」

左老夫人拍板道,「好,这篇文章我便录入宫规序言,你与皇上商量过后我便开始编撰。外祖母没有别的本事,却对历朝历代的秘辛知之甚详,你若想辖制六宫上下,我定然帮你制定最森严的规矩,予你最大的权柄,却绝不会让世人非议你半句。上位者制定规矩,下位者遵守规矩,此乃天经地义。」末了压低音量,一字一句说道,「只要牢牢抓住权势,哪怕没了宠爱,谁也动不了你。」

关素衣认真点头,眸光晦暗。仲氏见她两个已经有了主意,便也不再多言。

文章交予圣元帝阅览后,他果然十分喜欢,当即便赐给左老夫人一块令牌,准她随时出入宫闱,助夫人编撰宫规。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宫里这些女人整天斗来斗去,早已闹得乌烟瘴气,是时候内外整顿,上下肃清。而旁人只以为左老夫人在撰写九黎族史书,倒也并不在意她频繁的造访。

霜云宫内,沈婕妤正对镜梳妆,从铜镜里瞥见悄然入殿的大宫女登喜,曼声道,「怎样了?」

登喜屏退左右,低声回禀,「太后娘娘同意将宫里的钉子借给您,这是信物。」话落递上一支普普通通的牡丹金钗。

「甚好。」沈婕妤顺手插上金钗,追问道,「可有名册?交予本宫看看。」

登喜又进上一本小册子,嗓音压得更低,「这些都是太后入主皇城时收服的宫女、内侍,大多为前朝老人,对内宫事务极为熟悉,且身居要职。还有一些是不起眼的杂役,虽然地位卑贱,却胜在隐蔽,关键时刻能起大作用。太后让您熟记之后烧掉,切莫留下把柄。她手头还有一些暗卫,问您要不要,要的话便拿出诚意来,先把几位小皇孙救出去。」

「全救出去本宫拿什么辖制她?她若翻脸不认账,本宫又该找谁?」沈婕妤轻笑道,「暗卫本宫自然要收拢,你去告诉她,本宫可以先救出一名小皇孙,让她遣一半的人手过来,行就行,不行便罢,本宫不是非她不可。」

登喜领命而去,大约半个时辰后又迴转,点头道,「成了。这是名单,小皇孙出宫那日她会把人遣过来。」

沈婕妤打开一看,不由莞尔,「九黎族人真够忠心的,为了保护主子,竟连内侍都愿当。甚妙,混在这些不起眼的粗使杂役中,本宫才好差遣。五人,虽不算多,暂且够用。」

「娘娘,您要如何把小皇孙救出去?这事儿连盘婕妤都不敢应,您又何苦冒这个险。」

「富贵险中求,你懂什么?」沈婕妤徐徐开口,「把药粉送去长乐宫,让太后随便挑一个小皇孙喝下,不出三日便会发作,症状与天花如出一辙,连太医都辨不分明,无需吞服解药,半月后自然会好。届时只管申告皇后,将小皇孙迁出宫去治疗,或假死遁逃,或找得了天花痊癒又破了相的孩子顶替,全看她们自己运作,本宫只能帮到这里。」

「哎,奴婢这就去。」登喜将药包揣进袖袋,急急忙忙走了。

太后拿到药粉并不敢给小皇孙服用,而是找了几名宫女替代。宫女服药三日果然起了满身水泡,躺倒半月便不药而愈,脸上也没留下疤痕。太后这才信了沈婕妤,待小皇孙喝下药粉,便把五名暗卫遣送过去,表面却做得十分隐秘,无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