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中医高源 第117节(1 / 3)

加入书签

8日。

“虽然每个村子都有了卫生员,但他们的医术水平还很有限,治病效果不太理想,其实他们都需要进一步培训。复村杨德贵就犯了不少错误,上门教育之后,有所改正。”

15日。

“重新编写函授教材,分发给各村的卫生员,希望能帮助他们进步。”

1日。

“分发教材。”

17日。

“收到卫生员反馈,都说函授教材阅读性很好,浅显易懂,可操作性很强。我听到之后也很开心,既然对培养卫生员很有帮助,我在想我的函授教材能不能推广出去。不过我这样的身份,怕是很难做到吧……”

6日。

“赵焕章今日与我谈话,说想把联合诊所所长的位置让给我,我说不要。”

8日。

“他又提,我不要。”

10日。

“他还提,我问他为什么这么老是想让我来当所长,他觉得我的能力比较好。我的能力一直很好,怎么不见他之前这样干过?经过我多番追问,他才说他觉得联合诊所开不了多久了,想让我这个有能力的人安排处理后面的事情。”

15日。

“年底了,王汉章召集全县联合诊所的所长开会,他再次重申了联合诊所是发挥社会医生潜力和积极性的较好形式,是符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原则的,是会将要长期存在的,国家不接办。政府已经确定联合诊所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形式,决定要加强领导,大力扶持。”

17日。

“赵焕章看完会回来,大家都笑话他,说他杞人忧天,想的太多,赵焕章没有反驳。”

2日。

“年后了,继续给卫生员撰写函授教材。”

15日。

“上级领导说要把我们当地的几个高级农业社合并成公社,我们的张庄乡以后要变成张庄公社了。而我们联合诊所也由政府接办,要改造为公社卫生院了。”

第156章 雷厉风行的胡仁华

“哎,你多少工资啊?”

“你多少啊?”

“说说嘛,说说。”

李胜利到处撺捣,不停问这个人那个人的工资,只是没人理他,搞的他心里挺痒痒的,然后又跑过来问高源:“高大夫,高大夫,你多少工资啊?”

高源看他一眼,也没有理他。

李胜利说:“高大夫,你怎么也不理我啊?”

高源还在思考别的事情,他就随口打发道:“你老好奇别人工资干什么,你定多少工资啊?”

李胜利小声地道:“35块呢。”

高源说:“是不少了。”

李胜利喜滋滋道:“还是公社好,别看以前联合诊所咱们都是平均分红,但一年到头也没多少钱。高级社的公益金一时半会儿又下不来,所以我一年到头有半年都是欠债的。现在多好,咱也是拿工资的人了,哎,这钱在工人里面算什么水平?”

高源道:“一级工差不多吧。”

李胜利笑着说:“也不错了,高大夫你多少工资啊?透露一下嘛。”

高源受不了他的骚扰,就对他伸了伸手。

“嚯。”李胜利很吃惊,高大夫工资可够高的啊。

高源走开了。

其他人陷入了喜气洋洋之中,能成为国家工作人员,这对他们这群出身不好的大夫来说,可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

只是高源仍旧显得忧虑,因为他知道那个人马上就要来了。

“哎,都在呢?”王汉章走进新盖的卫生院,跟在王汉章后面的是一个面容刚毅的中年人。

“王局长好。”

“局长好。”

大家过来跟王汉章问好。

高源看着王汉章身后那人,不免一阵阵头疼。

卫生院的医生都围过来了。

王汉章对着大家点点头,说:“你们好啊,正好都在,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同志叫胡仁华,是上面派给你们卫生院的院长,大家掌声欢迎一下。”

大家鼓起掌来。

之前联合诊所是私人联合开办的,虽然一直在承担着基层医疗组织的重任,但从所有制上来说,是自营自收的。

诊所里面医生大夫的收入是有两种方式的,一种是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另外一种,就是按照农村那样根据医术能力和服务态度来进行工分评定,最后根据公分来进行分红。

素来谨慎的赵焕章,自然是选择了最为保险的吃大锅饭,所以连医术最差的李胜利的收入都是跟他一样的,而且原先的张庄诊所的前期投入也都是赵焕章搞的,他也没敢要分红。

现在都是国家的了,他们自然也不能像原来那样有分红了。国家也肯定会派一个院长来领导和教育他们,这一点,他们早就知道了。

现在所有人都在打量这个新院长,大家心里都有些不安,也不知道这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