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中医高源 第167节(1 / 3)

加入书签

高源道:“行了,过去的事情我就不说了,但是无论你想振兴沉家,还是接回妻子,还是修复父子关系,培养卫生员这一点,你必须要做到。”

“为什么呀?”沈丛云根本不明白。

高源说:“你不必明白,照做就行。”

沈丛云顿时一噎。

高源又道:“况且,退一万步说,如果你们父子最后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了,他们打死也不肯姓沉,或者学习沉氏外治。那么至少,这些卫生员还能给你们沉家留下一些传承,至少他们还能证明你们沉家曾经辉煌过,中医界还有这么一个专精外治的家族。”

沈丛云听得呆住了,他喃喃道:“至少……至少证明……存在过……”

高源认真地点点头。

过了半晌,沈丛云才缓缓点点头。

高源也安心了大半。

可谁料,沈丛云又小声问了一句:“如果我看到有好苗子,我能不能收他为义子,让他改姓沉?”

“滚你妈的!”饶是好脾气的高源也忍不住骂了一句粗。

沈丛云赶紧缩了缩脖子。

高源也没了好态度,指着沈丛云的鼻子说:“这次给我全教,不许给我保留。”

沈丛云老大不乐意:“啊……你前面不是还说可以保留一二的吗?”

高源说:“前面是前面,现在是现在,现在涨价了!”

沈丛云顿时无语,小声逼逼道:“你这弄的比当年金圆券还狠。”

高源白他一眼:“好好培训去,能有多大效果,就看你自己肯出多大力气了。”

沈丛云颓然地点点头,而后又不死心地问:“义子的事情,真不能做啊?”

“滚!”高源怒喷。

沈丛云赶紧逃出去了。

高源真被他气够呛。

但还好,沈丛云还算听进去一些了,倒是没敢撂挑子。高源也在时时盯着,他不仅安排医护人员都要学习和掌握。

不说其他人了,连西医博士黄文定和西医护士田园都被他给动员起来了,这两人也被逼着去学中医推拿了。

这下,沈丛云算是牛逼大发了,连留洋博士都跟着他学习了,院里所有人都成他学生了,沈丛云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下,他也不知道是更吃亏了,还是赚了。

只是他两个儿子却是一脸腻歪,不情不愿的。

沈丛云为了刺激儿子,教其他人倒是教的挺起劲,每次儿子路过的时候,他都要故意提高声音,也不知道要跟这两个儿子置什么气。

看着高源这段时间都扑在了外治法的推广上,胡仁华又想到了高源之前的话语,他也忍不住过去询问:“高大夫。”

高大夫看来。

胡仁华看看认真教学的沈丛云,他指了指那边,询问:“这也是你为明年可能到的饥荒做的准备?你怕没有药,所以先要训练大家学会外治?”

高源也没想到胡仁华竟然看破了他的用意,他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便点了点头。

胡仁华一时哭笑不得:“你就那么有把握?”

高源回答:“未雨绸缪而已。”

胡仁华道:“你这哪是绸缪啊,你这是开了个雨具店啊。”

高源也懒得跟他争,只是往前指了指。

胡仁华:“干嘛?”

高源没好气道:“你也去学啊,你杵在这里干什么?”

第229章 扩大规模

在沈丛云积极培训卫生员的时候,高源也被叫去开会了,而高源也帮沈丛云排了个班,把时间错开,让沈丛云跟着他一起去。

县里这些年一直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这里面的很多具体细节操作,尤其是疾病预防方面,都是高源牵头拟定的。现在因为集体程度更高了,所以王汉章又让高源再拿出一个更进一步的卫生举措。

而高源则是认为现在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劳动力更集中了,基本上是以大面积生产方田为主。所以高源认为卫生工作要配合农业生产,而任何卫生工作的开展,一定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

为此,高源提出了三建立和三到田。

“三建立?三到田?”王汉章露出了好奇之色,他说:“你这还学会编顺口熘了?”

高源道:“这是为了好记,也好宣传推广。”

王汉章点了根烟,道:“你具体说说。”

其他人也都看向了高源。

高源拿出了小本本,他说:“三建立呢,主要是要建立田间休息棚,开水供应站和田间厕所。我不止一次强调过,农村的卫生预防工作,说白了主要就是两个,一个是粪,一个是水,把这两个管好了,疾病也就能减少了。”

“我们前两年的工作,已经在各个村建立了公共厕所,也对饮用水源进行了管理,相对来说,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只是在田间地头,做的还是不够到位,所以我们现在要把这一块给补上。”

高源看向了王汉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