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大明仵作小娇娘 第137节(1 / 3)

加入书签

“郑前辈说后续之事有我一人足矣,他不打算参与了,说是要去研究一下我的方子。”经过云曦一番解释,晁钟才知晓自己误会了郑伯。

“啥方子?”

能让郑伯这厮瞥下案子兀自去研究的方子,必然不普通。

云曦挠了挠脸颊:“一个能让焦黑的尸首快速脱痂、露出皮肉的药方子?”

晁钟:“……”他就多余这一问。

“自取其辱。”安郡王轻哼一声,用上好的折扇戳了戳晁钟的肩膀:“行了,别愣着了,办案去吧!”

说完,安郡王果断提衣摆开溜。

后面的事他可不管了。

晁钟瞟了陆青帆一眼,“论验尸断案,陆侍郎才是行家,本官就不在旁边指手画脚了。”

说完,他也跟安郡王前后脚溜了……只不过一人往都察院外去,一人进了都察院后门。

等于植反应过来的时候,都察院的文书先生早就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他一个大理寺的。

“下官也……”

于植推诿的话还没说出口,陆青帆便主动道:“本官要看看案发地,有劳于大人带路。”

拒绝的话噎在喉咙里,于植只觉憋屈。

又一次的,憋屈。

马车上,陆青帆毫不避讳于植和青果还在,主动握住云曦的手,便主动问起那江南八学子的情况。

他专注的目光一错不错地盯着云曦,那粗粝的大掌却一直悄然摩擦着少女的手背,暗搓搓又阴阳怪气地讥讽着直面二人的于植。

于植:“……”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被陆青帆这般报复,他内心只有一个想法:毁灭吧这马车。

“八名死者,三名死于烧伤、五名死于窒息身亡,引起火灾之物如于大人所言,是制作烟花最为重要的红磷和硫粉。”

有人故意在屋内放置了足量的红磷、硫粉,不知怎得突然就引燃了那些物件,引发浓郁火灾后,好死不死地就烧死了这八人。

“其中三名死者当是在途中水土不服导致痢疾,腹泻不止,饮食颇清淡;另外五人有三人暑热低烧、两人生了风热之症。”

八人身子皆有不适,才是他们并未直接请愿入宫的直接原因。

“原来如此。”陆青帆颔首,“这一停歇休养,便给了凶犯钻空子的机会。”

第184章 直觉惊人

一场爆炸案,死了八个人、却无一人是因爆炸直接被炸死的,当真是极大的讽刺。

云曦继续道:“发生爆炸当只是一瞬间的事,被爆炸后火光直接吞没的三人离爆炸源更近、另外五人离得更远。”

故而,说他们是被爆炸所杀,倒不如说是被爆炸后引燃的房间内活活烧闷至死。

于植之所以觉得案发地古怪,也盖因如此。

“于大人年轻有为、断案经验颇丰富。”陆青帆颔首,第一次对于植说出真心赞赏之言。

“愧不敢当。”于植还是更习惯陆青帆阴阳怪气些,这般蓦然夸奖、属实让人别扭。

尸首的情况云曦已然说了个大概,其他细节真相,还需亲自眼看案发地,才能有所推论判断。

距离汇丰客栈还有些距离,陆青帆简单地说起了在北莽的经历和与拓跋禄会面。

“拓跋禄殿下的行事倒是同八皇子拓跋靖截然不同。”听完后,云曦思索片刻道:“更直接大胆。”

“大明有北莽的探子,他对我们的行事轨迹了如指掌。”陆青帆沉声道:“若非拓跋禄还想跟大明通商、索得铁器,只怕后续事态才麻烦。”

“铁器卖了?”云曦一怔,问道。

“卖了。”

陆青帆临出发前接到锦衣卫都指挥副使送来的密诏,圣上命陆青帆抵达北莽后,将这批铁器以比此前高三成的价卖给拓跋禄。

“拓跋禄同意了?”云曦反问。

“嗯。”陆青帆怀疑,拓跋禄准备在北莽造反了。

拓跋靖死了,易铎是唯一知晓他暗地勾结大明行事之人。

心照不宣的窗户纸被当今圣上戳破,北莽不乱也得乱。

“这三成利,倒像是当今圣上收的保密银子。”云曦喃喃地道。

说完她才惊觉身畔还有个于大人,正欲找补,于植亦补了一句:“那就是保密银子。起码在北莽起乱的时候,皇上不会主动向北莽摄政王提及此事。”

至于后面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当今圣上必然是看哪边的好处多,就将筹码加注到胜方了。

于植说完就接收到陆青帆冷淡凌厉的眼神,俊颜瞬间涨得通红,再不插话了。

云曦却放心下来。

不错不错,于大人是自己人!

汇丰客栈发生了爆炸着火,从昨日至今都不曾再着人入住,案发地也由顺天府和其后赶来的都察院和大理寺差役们保护得极佳。

“荀府尹是个怕事的,经验确老道。”

于植接手时,案发地周围都被保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