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大明仵作小娇娘 第234节(1 / 3)

加入书签

黄老气吼吼的模样惹得云曦忍笑不已,“确定让我们进去吗?”

撵人的是他老人家,这会儿让进去的也是他。

“到底进不进来?”黄老憋屈得可以,抹了一把胡子上的点心屑儿:“过期不候!”

老小孩儿的话委实没什么威慑力,云曦主仆皆憋笑不已,重新进去。

这次黄老不仅关上了门、连透气的窗棂都锁得紧紧的。

“十年前那桩案子牵涉甚广,你们是如何知道的?皇上判罪的时候干脆着呢,为何还要让你们再查,没想过吗?”

黄老肃着脸坐下,一开口便是大帽子。

“都想过、也都知晓。”云曦认真地道:“圣命已下,白氏蒙冤、江南十年不曾入仕的学子蒙尘,我们不得不查。”

“蒙冤?”黄老喃喃着,不住地重复,随即低声道:“我就知晓,我就知晓白学政不是那样的人。”

云曦和青果立刻竖起耳朵,等待黄老言说当年之事。

“十年前,我还没在大理寺任职。哦不,应该说,我被贬谪到了都察院随行。”

黄老年轻的时候什么都不爱,就好酒。嗜酒多了、长夜宿醉,不免误事。一次醉酒耽搁了大事,就被大理寺卿、也就是如今于植大人的外祖撵去了江州都察院当仵作。

江南科举贪腐案爆发后,黄老作为比较有资历的仵作,跟随差役一行前往江南、等待满门斩首之后验尸、记录,回京交差。

“小老儿当时已经决心戒酒、再不喝了。岂料在江南之时,便看到了宣旨后那些莘莘学子们抛却了以往的‘礼义廉耻’,对白学政口诛笔伐,当真是、当真是‘人未走、茶先凉’,落井下石之人不知凡几。”

黄老说到这里,便瞧见云曦的眼眶红了。

身为子女,云曦不曾见过父母最后一面,却也在黄老的讲述中仿佛看到了当年一派狼狈凌乱之势。

她甚至都不敢细想爹爹当时有多伤心绝望。

“你难受甚?都是过去的事了。”

黄老饮了一口茶,继续道:“于天下人而言,白学政是翰林蛀虫、于江南学子而言,他是千古罪人,留下了万千骂名。可小老儿知晓,他并未贪墨、更不曾泄题!”

“黄老认得白学政?”云曦压了压眼角的泪意,隐去了自个儿的身份不提。

“嗯,在京城的时候,白学政为人刚直的风姿,想来未曾与他攀交的人,都心驰神往、佩服不已吧?”黄老难得露出了一抹温和的微笑。

可见当年白学政之风骨才学,颇为人推崇。

云曦抿唇微笑,方才心底的难过悄然褪了褪。

“那验尸记录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云曦反问道。

“小老儿故意的。”黄老没好气地道:“什么劳什子脏银、什么科举舞弊泄题,简直是无稽之谈!”

黄老当时在场,眼睁睁瞧着那院子里的嬷嬷从库房里搬出银钱来、听着那些个空口白牙的都察院官员污蔑,翰林院的酸儒们机辩。

真真来气。

“皇上下令满门抄斩的时候,小老儿真是不忍心看哪。所以不论是验尸记录还是勘验尸首,多少都有些……”黄老说到这里,老脸一红:“幸而白氏一族皆伏诛、并未受什么刑狱折磨。”

也正是因此,黄老更觉得此案蹊跷。

都不将人提到京城来候审、甚至不曾面圣自证清白,就当即处决。

后来的事情,云曦便也能猜到一二了。

黄老看遍天家无情之态、了然大明刑律根本没法给人公正,自然办差更不上心了。

“为这,我回来以后没少挨训。”黄老撇撇嘴,大理寺卿老当益壮、用拐杖敲了他好几下!

事情弄清楚了,云曦还从黄老的口中知悉了父母临终前慷慨坦然赴死之姿,不由地舒了一口气。

主仆二人告别黄老、离开大理寺的路上,青果忍不住低声道:“想不到行刑的时候黄老也在。大理寺卿是故意放水、容黄老这般撰写验尸记录的吧?”

云曦点点头:“我心里有些安慰,又有些难受。”

那么多暗中叹父为人刚直的旁观者都信白氏之冤,可江南学子却口诛笔伐、忘恩负义。

罢了,人心叵测。

云曦长舒一口气,轻声道:“没想到,都察院竟也藏着一个推手。”

此行的意外收获真不少。

第310章 近臣身死

且说,陆青帆从刑部出来之后,便悄然来到了都察院。

都察院内静悄悄的,不仅是韩茗大人不在、连晁钟大人亦不知去向。

他心中有疑,便转到了一处无人角落,询问暗卫关于两位大人的动向。

“晁大人正在韩茗大人的府邸。”暗卫说完,又补了一句:“这几日韩茗大人颇为忙碌,晁大人一直不曾堵着人,是今日才……”

“嗯。”不必属下说完,陆青帆便了然颔首。

看来晁钟还没有彻底接手都察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