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13章(1 / 2)

加入书签

虽然重量不重,只有400克,可问题是这玩意也是用电的,还没有内置电池,得插电,或者配一个外置电池,这就非常的鸡肋了。

虽然说卖掉一个地面接收器就能够赚到上百美元的利润,能够带来一笔不小的额外收入,可这玩意终究会极大程度的限制星链计划的便携性。

而黄老板改进版的周天星辰计划,就直接解决了这个问题,用户不再需要什么地面接收器了,可以直接使用自己的个人终端来接收来自太空的信号。

如此一来,周天星辰计划就彻底成为了移动网络的完美替代品,用户只要在地球上,就能够随时随地不受任何限制的使用网络。

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这种改善,马斯克不可能想不到,那为什么他的星链计划不直接将接收器内置进手机里面,而是非要额外搞一个地面接收器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成功率很高,同时不现实。

首先,目前所有的智能手机压根就没有考虑过要接收来自太空的卫星信号的问题,所以手机内部根本没有配置这样的功能单元。

除非马斯克有本事给所有的用户手机里面加装一个新的单元,或者是让所有新生产的手机全部哪怕是提高成本,也要加上一个卫星接收的功能单元,否则还是只能依靠给用户出售地面接收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但这个问题对于江南集团来说是不存在的,虽说江南集团自己早就已经不对外销售个人终端了,但个人终端的所有技术标准,以及相关的技术授权,却全都死死的掌握在江南集团手中。

江南集团只需要内部召集所有的企业开个会,未来卫星接收的功能单元,将成为所有个人终端的标配功能,谁家的个人终端如果不安装卫星接收功能单元的话,那就不能算作一台正常的个人终端,同时各种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也会直接断联等等。

当然了,这么做成本肯定会提高,所以江南集团支持大家未来集体涨价。

一个功能单元的销售成本价大概在5美元,那大家集体涨价20美元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是吧,因为技术和功能都提高了嘛。

至于用户接不接受,所有的个人终端企业都同时涨价,你不接受的话,那就别买新终端好了。

什么,如果有些企业不愿意涨价怎么办?

那不管,反正所有的企业都必须给自己的个人终端加装卫星接收功能单元,所以他们的手机生产成本肯定也要进一步提升的,他们不涨价,那他们的利润就会降低,这就是价格战的问题,江南集团不会去管的。

反正以江南集团目前在整个行业内的地位,这还真的就是个开个会就能解决的问题,而且企业普遍也会接受。

因为随着个人终端行业的不断发展,企业每年都要推出新型号的个人终端,而这些功能终端里面都必须附加一些突破性的功能,否则在宣传的时候很难起到吸引消费者的作用。

那么能够直接接收卫星信号的功能,就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卖点了。

所以这个对于星链计划来说的天大难题,对于江南集团来说是不复存在的。

除了硬件上的难题之外,还有一个极大的难题就是来自于技术上。

为什么所有的地面卫星接收器都要设计成类似于一个伞的形状呢,是因为这个形状好看吗?

当然不是,这是因为来自卫星的信号其实是非常微弱的,地面需要一个伞状的接收装置来接收大量的卫星信号,从而提高网速。

但如果在手机内部内置卫星接收功能单元的话,那这个功能单元只有在外面一个小小的点,能够接收卫星信号,这样卫星信号就会非常的衰弱,衰落到根本无法正常使用,每秒可能只有1k左右的速度。

而用户又不可能给自己的手机在外接上一把伞,那和随身带着一个地面接收器有什么不同,所以这个技术难题不解决,手机就无法直接使用星链计划。

这个问题就困扰了江南集团的技术人员相当长的时间,黄老板提出周天星辰计划的时间点是在2010年,但直到2017年,第1颗卫星才发射升空,这里面足足有5年的时间都是在研究如何解决只用一个点的面积,来接收卫星信号的办法。

在经过了无数次失败和尝试之中,江南集团的技术团队终于拿出了最终的解决方案,通过改进接收材料,以及利用新一代5进制计算机芯片的庞大的多线程运算能力,对讯号进行重新编码等等,最终让手机内置的卫星通讯终端,也能够顺利的连接上空中的周天星辰卫星。

如此一来,周天星辰计划也就解决了最关键的问题,第1枚卫星终于可以顺利升空,而为了表达对这个计划的重视,黄老板本人更是来到了发射现场,亲眼目睹火箭将整整36颗周天星辰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之中。

恩,因为整个周天星辰计划总共大概需要用到6万颗的卫星,一颗一颗的发射显然是无法满足江南集团的建设需求的,一箭多星技术也就成了必然。

所以这一次发射也顺便创造了一个吉尼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