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第12节(1 / 2)

加入书签

天幕你这信息给的也太多了!!

刘彻简直震惊难言——

什么继春秋战国之后第二大乱世?!

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

还有……什么是五胡乱华?!

北方汉族几乎亡族灭种?!

刘彻喘了口气,只觉得胸口憋闷,这听着,怎么像汉之后……

……

秦王宫。

嬴政也是听得一脸震惊——

继春秋战国之后的第二大乱世,五胡乱华……

他是踏着战乱走过来的人,自然也最懂这乱世之景究竟是如何残酷……竟然还会发生吗?

不过这隋文帝竟然能将人口发展至此,可见隋朝时期的百姓生活——

【不过也就到此为止了。】

什么?什么意思?

【隋炀帝继位后,大业五年期间,人口的确还是增长的态势。】

杨坚瞬间有种不好的预感……

只听天幕继续说道——

【可自那之后,到推翻隋炀帝统治,及唐朝建立之初,总人口户数……只余两百多万户了。】

【这其中,隋炀帝这个始作俑者,真可谓是“功不可没”啊。】

“竖子尔敢!!”

杨坚猛地站了起来,呼吸一阵急促,手指着杨勇,说不出其他话来。

从八百多万户,到两百多万户!

这明晃晃的数字,简直像一巴掌扇在了杨坚脸上!

【而隋炀帝在位时间,才仅仅十四年。】

又是一锤重击!!

秦二世胡亥,三年造完秦朝。

隋炀帝在位十四年,人口户数从八百多万,锐减到两百多万!!

杨勇瞬间瘫坐在了地上。

这是他……他的业障?可他都干了什么啊……

杨坚气得直喘气,独孤伽罗和杨广立即上前安慰。

与此同时,独孤伽罗注意到杨广脸上露出的焦急和担忧,不由得暗自点头,心想她和那罗延的决定必然是正确的。

……

唐朝。

李世民摇了摇头:“隋炀帝承文帝余业,海内殷阜,天下强盛,可惜弃德穷兵,以取颠覆啊。”

程咬金直接撇了撇嘴,以示对其的不屑之意。

隋末有多乱,民众有多苦,他们可都是经历过的!

汉朝未央宫。

刘彻直接:=_=

就无语。

到底是干了什么,能将人口破败到两百多万户?!

【所以,隋炀帝究竟都干了什么呢?】

【有人说隋炀帝是暴君昏君,可也有人说隋炀帝可称一帝,因为他有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两大功绩——】

【其一就是我们先前说的科举制。】

嬴政心思一动,科举制?

难道是那隋炀帝——

【可真要说起来,科举制萌发于南北朝时期,而真正成型是在其后的唐朝。】

【隋文帝杨坚废除九品中正制,正式设立分科考试制度,而隋炀帝则是增设进士科,当时秀才试方略,进士试时务策,明经试经术,这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国家分科选才制度。】

嬴政又是心思浮动了起来——秀才试方略,进士试时务策,明经试经术?

刘彻也立即叫人:“赶快记下来!”

“是,陛下!”

【从这里来看,要说科举制完全归功于隋炀帝,实在有些偏颇。】

【再说隋炀帝的另一大“功绩”——即隋朝大运河。】

这时天幕给出了一张贯通南北的运河图,标注出的地点——以会稽,洛阳,涿郡为三点,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四段,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连接了起来,北至现在的北京,南至江浙沪地区。

【这条运河成为了贯通南北的大通道,极大便利和促进了南北方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交流。】

【然而隋文帝杨坚就曾于开皇四年命宇文恺率众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可以看出,隋朝所开的运河,其实大部分是利用自然河道,或是疏浚前代留下的运河。】

【而隋炀帝所开凿的运河,其实也是利用之前众多王朝开凿留下的旧河道,并加以疏浚。】

【所以要说隋朝大运河是隋炀帝的另一大“功绩”,也实属有些牵强了些。】

嬴政呵了一声,若这都能算隋炀帝的个人功绩,那他耻之与其为伍!

但这运河开凿……

想到这儿,突然一顿——

嬴政不由得皱眉,又兀自摇了摇头。

民心民力啊……

开凿运河,岂是那么简单的事,想必这隋炀帝开凿运河之时,应该也——

【更何况开凿运河劳民伤财,隋炀帝发动了足有几百万民工,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