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第193节(1 / 3)

加入书签

&ot;写风月场所的词怎么可能被人看好?&ot;

历朝历代下,不少人听到这里,立即就摇了摇头。这样的词人,怎么就成了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们并不是很懂。

【柳永来到当时的都城,自然是要参加科举考试的,而且他对此还是相当的有信心,因为在考试前,柳永就写过一首词——名叫《长寿乐》,其中几句就是&ot;对天颜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待恁时、等著回来贺喜。”】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哪怕皇帝来当主考官,他也一定能拿个第一回 来,等到那时候,你们就等着祝贺我吧。】

【是不是很有信心?这种信心是很值得鼓励的,然而现实却是很骨感的,因为命运总会在你最期待的时候,给你一次迎头痛击,所以不出意外的话,柳永他必然是落了榜。】

【然后又写了一首词,叫《鹤冲天》,其中有一句是“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大意是说,青春实在短暂,考什么试,都是浮名,还不如喝杯酒,唱唱曲儿来得痛快。】

【他是找补得痛快了,结果又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之后柳永榜上有名,然而大概是因为柳永当时的词已经火了的缘故,所以连皇帝都知道他,也知道柳永写的这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于是……于是皇帝自然是要“成全”他了。】

【皇帝的大概意思就是,考什么试,既然这么喜欢填词唱曲儿,那就填词唱曲儿去好了,要什么浮名。】

历朝历代下的文人:&ot;……&ot;这可真是,叫人说什么好?

见过丢官被贬的,倒是没见过因为这一句话直接堵了仕途的。而且还是自己给自己堵上的。

秦王官,

嬴政也是啧了一声摇摇头,这要是他听到这句话,再看到科考名单上有对方,大概也会不怎么舒服。

所以这说话做事,还是得注意分寸才行。

但话说回来,纵观天幕说的这些诗人词人,要是过于注意分寸了,大概也做不出那些流传千古的诗词文章了。

【因为这一遭,柳永再去风月场所玩乐写词,竟自称是“奉旨填词”了,倒是也展现了一种豁达的自嘲心态在其中。】

【科举考不上,在市井间却是火得不要不要

的。】

【尤其是在当时的歌伎圈子里,若是得到一首柳永写的词,那简直能叫人欣喜若狂,这可不是夸张的说法,因为当时在这个歌伎的圈子里,有广为流传的四句话,足以验证柳永写的词究竟有多受欢迎——】

【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贯金,愿中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听听,这是不是和我们现在追星时说的那些话一样一样的?】

嘶……竟然这么受欢迎?

听听这都是什么话,绫罗绸缎都不要,君王召见也不稀罕?就连千万两的黄金和得遇神仙,竟也没有那柳永来得重要?

他们听着这四句话,怎么就那么有点泛酸呢……

啧。

而且这柳永的词,到现在也还没出一首让他们真正信服的……啧!

【柳永多次考科举都没什么结果,再受欢迎又有什么用,于是他想离开这个伤心地了,打算先去江南游玩一番。】

【然后在离开都城之前,柳永为了和情人告别,写了一首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同时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那就是《雨霖铃·寒蝉凄切》,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着实缠绵悱恻,也很是凄婉动人。】

【比如其中的几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ot;多情自古伤离别”,&ot;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到现在都是情人惜别时的千古佳句,而且柳永词作流传之广,在当时可是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ot;之说。】

【可见柳永的词,非常受当时老百姓的欢迎,而且他写的词,对于表达的感情都很直白,文人可能不买账,但老百姓们爱听,所以对于写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市井生活,柳永称第二的话,那就没人敢

称第一了。】

【但可不要以为柳永只会写市井之词,他对于写文雅的词,其实也很在行,比如柳永写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可是被苏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这首词是“不减唐人高处”,足可见柳永在作词上的能力和水平。】

[叮叮——]

诗词文章模块中,关于柳永那部分,将这两首词完整的展现了出来。

一首细

腻刻画了情人离别时凄楚愁绪,情景交融,一首写出了漂泊在外的愁思,以及仕途失意的悲慨,还有对于思归的念想,以及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受等,竟是完全两种风格的词作!

不减唐人高处……后面这一首词,竟果真是和唐人的诗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啊。到这里,不少不甚服气的文人,已然是有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