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第195节(1 / 3)

加入书签

【作为一个犯官,这时候的苏轼可没什么钱了,那没了收入,苏轼得到一个粉丝的帮助,只能在一处废弃的军营中种地,而这块地在城东,所以他的“苏东坡”别号,就是从这里来的。】

【在此期间,苏轼还像杜甫一样,给自己盖了一个屋子,叫做“雪堂”,这时候的苏轼,不再是通判和知州,而是一个更加走进百姓中间的普通人,而且让人跌破下巴的是,这时候的苏轼,不仅吃耕牛的肉,甚至还会半夜翻城墙。】

【要知道这在当时可是犯法的事,而且苏轼这时候年纪也不小了,竟还能有如此心性,也可见他旷达的人生观。】

&ot;嗯?竟是还有很多重要的作品?&ot;

原先以为申请外调,去那么多地辗转任职,已经是仕途跌宕了,没想到竟还有更悲惨的遭遇,可真是令人想不到。

看来写诗真的有风险!

但话说回来,穷而后工啊……

这四个字,可真是更让他们纠结和难言。

或许真应了那句话——&ot;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ot;真是难啊难,真难啊。

不过倒要看看,这苏轼在黄州期间,又有多优秀和出众的作品出来。

【提起苏东坡,想必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必然是我们现在极其出名的“东坡肉”了,这东坡肉就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研究出来的美食,而且不止是东坡肉,其实苏轼还研究了很多其他美食,比如还有东坡饼,只不过东坡

肉最出名罢了。】

【甚至苏轼还为东坡肉写了一首词,想必苏轼对这东坡肉也是真爱吧。】

【不过大家都熟知东坡肉和苏轼有关,不知道了不了解“河东狮吼”这个词,其实也和苏轼有关?】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在苏轼的雪堂旁边,他的一个好朋友陈糙也住在这附近,于是苏轼经常去陈惜家里和对方聊天,而有一天晚上,两人聊得太过尽兴,于是陈惜的妻子柳月娥就急了,朝两人怒吼,大意就是都几点了,还不睡觉!】

【“河东狮吼”的典故就是出自陈惜和其妻子的故事,没想到苏轼也沾边吧,甚至还体验过一次。】

【不过这些都只是苏轼在黄州生活的一些趣事等,而要说起真正缔造神话的事情——那就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在这一年里,苏轼竟接连产出了六部作品!而这每一部作品,都毫不夸张的说,完全足以让苏轼屹立文坛不倒!】

&ot;什么?!一年内六部作品,每一个难道都是千古佳作?是这个意思吗?!&ot;

&ot;这……究竟怎么写出来的?!&ot;

&ot;不是真的如此夸张吧?&ot;

听到这里之时,唐朝的文人尤其反应极大,也很有些不敢相信。

都是文人,创作一首诗容易,可要说能流传下去,成为千古佳作的,那可就不容易了。

尤其还是能流传下去那么多千古佳作的。

他们唐朝诗人如此多,能有如此成就的,不也就单李白杜甫两人吗?所以听天幕说到此,确实是让人一时间难以信服。可天幕接下来却是立即就给出了实证——【在这一年的春季,苏轼写下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四月的时候,写下了《黄州寒食帖》,也就是之前说过的“天下三大行书之一”。】【七月十六日,写下了前散文《赤壁赋》,是必背赋之一。】【九月写下了《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十月十五日,又写下了后散文《后赤壁赋》。】

【还有一个月份未知,但也是元丰五年所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

人物……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其中这最后一首是典型的怀古词,前人就有写过许多次,但和苏轼这一首作比,实属无法相提并论。】

【而且这一年六个作品,两首必背词,一首必背赋,效率之高,真的是能让高中生泪流满面。】[叮叮——]

诗词文章模块中,关于苏轼这一年中的六部作品骤然连出,着实是叫人看得吸了口气。数量之多,质量竟也如此上乘!

简直叫人无话可说了。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和几个大臣也是不由得赞叹出声。

文人相惜,哪怕不是处于同一个时代,见到如此多佳作,也着实是忍不住赞叹和佩服。&ot;有如此多佳作,大概也是和这苏轼被贬经历分不开吧。&ot;

房玄龄摇了摇头,叹息一声道:“这究竟是福是祸,谁又能说得清楚。”

穷而后工,若是没有这些曲折辗转的经历,这些作品,又如何衍生出来?大概也是没有如此深刻的意境和感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