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节(2 / 3)

加入书签

为难,心里还是很不爽的。偏偏还没办法。这事儿只能算在林家身上了。顺带回去教训孙子。

他直接吆喝这几家人去大队部商量,顺便把主谋找出来。

热闹看完了,大家散了。

林家人都看着林安安。

老的小的都看着她,也没人主动说话。还是孙银花最先反应过来。“你这丫头,刚刚咋那么说呢?你这让外人咋想我们家?”

她说着还要过来拉林安安进屋去,中途打算掐两下软肉。

倒不是针对林安安一个人,家里每个丫头都被她这么掐过。这是教训人的习惯。

只是别的孩子有妈护着,掐得少。林安安老实,却也被掐过。

这次林安安没给她机会,躲开了,“我头还晕着,没好。别碰我。”

吴医生将黄豆和红糖拿出来递过去,见状也是说别拉林安安了。“我还准备和你们说呢,短时间没法干重活,爬山爬下的事儿也别干。先好好养养。”

林家其他人咂舌,然后都看向林安安。都看不出来林安安哪里不行,还要这么养着。人家坐月子都没这么养,照样上工呢。

吴医生也没多说,毕竟是人家家事儿。作为一个医生,他该叮嘱的都叮嘱了,该说的都说了。后面的事儿得看人家自家咋安排了。

他走的时候,林安安走过来了,真心实意道,“吴大夫,今天谢谢您,您是个好大夫。好人!”

吴医生笑着点点头,然后又有些叹息的走了。

吴医生走了,林家这边可没安生。

毕竟林安安刚刚说的那些话太难听了。都上升到要她命了,这可太严重了。

林家人还没适应。孙银花和林水根这两家里的一家之主更是没法接受一个小辈这个态度。

“回屋去!”孙银花咬牙切齿。

这次倒是不敢碰林安安了。

林家人都赶紧进屋去。连林家最小孙女,才六岁的林甜甜都跟着进屋了。

进屋后,有些往房间里钻,有些则是留在堂屋里面看热闹。

林家人口众多。

除了林爷爷林奶奶,林家大伯和林家三叔外,他们各自孩子也不少。

大伯林长福生了二子一女,长子林有城今年19岁,次子林有军17岁,长女林萍萍和林安安同年生的,都是15岁。

值得一提,林萍萍这名字还是林安安的妈取的,希望家里人平平安安,也希望在外的林长贵平安。所以就取了这个名字。家里人觉得挺好听的,也就用了。

至于林有城和林有军的名字都是后来改的。因为自从林常胜衣锦还乡之后,家里人都觉得他之前那名字好,果然是全家的贵人。所以取名的时候也很注意了。

希望当城里人,希望当军人。又是有字辈的。就这么取名儿了。

后来三叔结婚生了两个孩子,也是这么取名的。只不过三叔自誉为吃公粮的人,取名就没那么直白。所以林安安还有一个12岁的堂弟叫林有光,希望他有光明的前途。剩下一个六岁的堂妹取名就叫林甜甜,希望她能在蜜罐子里一辈子。

而他们这几年,也确实是按照家里人的期望去发展的。

林有城上了高中了,准备考大学。林有军虽然只上了初中,但是已经准备过两年就去参军。

至于堂姐林萍萍也是在上初中,准备以后走小姑的路线,以后找个城里人。

堂弟和堂妹都还是上小学的年纪。甭管堂弟多么不想上学,都被三叔三婶压着上。因为三叔知道读书才有出路。当泥腿子是没出息的。

这些林家的孩子都已经安排好了对他们来说比较光明的未来。

除了林安安。没人为她考虑。

她也和堂姐一样上了初中,但是待遇是不一样的。林家两老认为读书太多也没啥用,除了要考大学的大孙子,其他人都是可以赚工分的。所以见天儿的就让孩子们请假在家里上工。最好是上半天干半天,农忙直接不用去。别的孩子都有爹妈帮着打掩护,找借口。只有她每次老老实实都按照家里安排。

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成绩也不可能好。

奶奶孙银花甚至念叨好几次,觉得这个学不上也没事儿。女娃儿不用读那么多书。这也让主人格的林安安也有了这样的观念,越发茫然的面对生活。

但是现在的林安安知道,这是错误的。

读书才能改变命运。除了没有念过书的奶奶孙银花之外,全家人都知道这个道理。

他们靠着林常胜的缘故,有机会接触了一点外面的世界,眼睛看得比以前要广阔,所以明白的道理也比队里其他的人要多一点。光那么一点,就让他们知道如何对待自家孩子,才是最好的了。

此刻这些明白人都看着林安安。似乎好奇,她会不会还要继续闹腾。

林长福作为大伯先开口了,“安安,刚你在外面真不该那么说话的。这让人家咋想你奶,咋想你爸?”

当仓管员,不风吹日晒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