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节(1 / 3)

加入书签

哪怕林安安不闹事儿了,大家也不可能和之前那样过日子了。

第二天上工之后,孙银花就开始和别人宣传自家如何对林安安好了。

“这孩子身体不好,我就让她别上工了,好好养身体。以后家里养她。”

“要补身子,以后一天一个鸡蛋。还得吃细粮。哎……能咋办呢,好歹是老二的闺女,我亲孙女。”

“之前那些话……都瞎说的,我咋可能想弄死她呢。还是我一手带大的呢。以前那是因为她没娘,这没娘的孩子过得自然没别人精细。家里孩子这么多,我能都顾着?现在她身体不好,我不就顾上了?”

老太太吹嘘着这些事儿,她就是觉得这些东西不能就这样白白的给林安安了,咋样也要给家里争取一些好处。比如改变队里对林家的误解。

以后老二回来了,也知道家里对他闺女多好。

队里有多少人愿意信,那就是另外一说了。

毕竟林安安以前过得咋样,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家里干活最多,个头却是最小的。

她爸妈可都不是小个子呢。

只是大家平时揣着明白装糊涂,不多管闲事而已。但是如果林安安哪天闹起来,大家也不介意看热闹。顺便在争取啥好处的时候,踩林家一脚。都是一个队里的,啥好处都你们家的,凭啥?就凭出了个有出息的儿子?

林安安也不是整天待在屋里。毕竟屋里的光线也不是特别是适合看书。她更喜欢在院子里树下乘凉。有时候还在门口晃悠走动。

柴大宝那群人现在看到她就躲着了。

有一次看到她了,林安安还准备再揍他们一次呢,他们就赶紧跑了。

看看,这就是熊孩子,欺软怕硬的。让他们痛一次,就知道教训了。

不存在不懂事的熊孩子,只有没被教育过的熊孩子。

林安安觉得自己干好事儿了。

可惜了,就打了那么一次,下次不知道啥时候还能再打一顿。

隔壁的菊花婶子下工回来做饭,看到林安安了,喊了一声,“听你奶说,你现在不下工,还吃鸡蛋?吃细粮?”

林安安道,“暂时是这样的,以后就不知道了。没准风声过了,我奶就改变主意了呢……”

菊花婶子笑了笑,“那也挺好的,能吃多少是多少,总比没有强。”

回家就嘀咕着,“我就说了,估计是做给别人看的。咋可能一下子就变好呢,就是为了给别人看的。老林家人真是死要面子。”

回头再看看人家那盖起来的大房子,心里又羡慕又酸涩。

都是逃难来这里的,咋人家就过这么好呢?姜玉华还真是没福气。

甭管老林家咋想的,在林安安自己承认之后,队里人还真是开始羡慕林安安的日子了。特别是队里的一些孩子。觉得林安安这真是苦尽甘来了,竟然能吃鸡蛋,吃细粮。

哪怕就暂时吃,那也比没吃要好啊。他们有时候饿得只能喝凉水,队里条件差的甚至每天就吃两顿饭。还不能吃饱。

林安安也知道队里这些事儿,她本人倒是没啥意见。与其当个人人同情的小可怜,她宁愿当个人人羡慕的人。

一个孩子的家庭地位,也能相应的让她在外面拥有什么样的地位。

就比如柴大宝那群孩子,难道真的就更高贵吗?并不是,别人不敢惹他们,只是因为人家知道他们是家里的宝贝。惹了之后,人家家里人会来算账。

林安安也同样如此,让外人觉得她在家里受到重视,以后别人也不敢随意的欺负她。

甚至还会多几分话语权。

至于林家人的名声,也只有林家人自己在意。好与不好,林安安从来是不放在心上的。只要她日子过得满意,林家人的名声她不在意。这不过是她用来拿捏林家人的工具罢了。这玩意儿要破坏起来也挺容易。比如哪天他们让自己不痛快了,自己就去外面说,之前的话都是被逼着说的,要不然他们就弄死自己。

这不就是一张嘴吗?想要相信的人,自然会信。比如那些见不得林家好的人。

林安安也不觉得自己这么做有错,人家欺负她的时候也没想过是符合道德。她还讲究啥?

而且自己现在做的一切,估计就是主人格内心深处曾经想要做的事情。要不然咋会塑造出一个自己呢?

好在她现在也算对得起主人格的期待。现在小日子还算不错,不用下地干活,家务活只洗自己的衣服。吃鸡蛋吃细粮,勉勉强强……等以后要来生活费了,就开小灶吃肉喝汤,吃大肉包子……

光想想就有些等不及了,生活费,赶紧来吧!

几天后,京市某大院。

徐月英拎着几斤肥瘦相间的猪肉,走进军区大院里面。她穿着一身军装,抬头挺胸的,很是有气质。

刚准备进去,门口通讯室那边喊她一声,“徐主任,您家林首长的信。”

徐月英笑着接过来了,“谢谢你了,小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