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节(1 / 3)

加入书签

韦老师听了就叹气,“是啊,每年高考,我们农村的孩子考上的机会实在太少了。”

林安安觉得这很正常。他们不止硬件设施好,软件也好。营养跟得上,不用饿肚子上课。

而且城市的孩子不用农忙的时候放假回家干活。而林安安他们这样的公社中学,每次秋收农忙,学校还给孩子放假回去帮忙抢收。

这咋学习?

这条件能考出来的,那绝对是特别特别厉害的人了。

这样的人能有多少呢?

反正林安安自己会努力,但是也会努力减少自己和别人的硬件差距。

有了林安安这收音机,韦老师就准备以后只要有广播的时候,就放出来给学生们听听。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

然后黄老师也知道这个事儿,问林安安能不能在语文课的时候也听听,因为有些广播内容有讲作文方面的内容。

林安安当然表示没问题,只要有人提供电池。她都愿意一起听。

课本知识她都学得差不多了,也很希望能通过收音机,接触更多外界的信息。

至于这样会不会让其他同学也成绩好起来,林安安是无所畏惧的。不说她以后准备要转学离开这里的,就算一直在这里读书,林安安也有信心在同等条件下,比别人更优秀。

没有竞争对手,也是一件很孤独的事情。

晚上林安安回家,自己又调试了一下。开始在家里听广播。就听了几句,突然来了许多人。都是队里的社员。

大家都端着饭碗,或者搪瓷杯,来老林家看收音机。

连队长媳妇都来凑热闹,她问道,“安安,听说你爸给家里买收音机了?”

孙银花虽然气儿子没给自己买,但是这也不妨碍她出去显摆吹牛。说林常胜给家里买了收音机。

毕竟队里也没谁家里买得了这个的。这可不就让人稀奇了吗?下工后喜欢凑热闹的就跑来看了。

林安安可不给孙老太面子,“我爸给我买的。因为我以后要考大学,需要学习。收音机可以帮助我学习,所以特地给我寄了这个过来了。”她把‘特地给我’四个字咬得特别重。

来凑热闹的乡亲们也听出来了。这是林常胜给他闺女买的呢。

难怪呢,以前没说买这个,咋突然就买这个来了。原来是安安要学习用。

林常胜对这个闺女挺重视的样子啊,那以前养那样,看来是老林家不做人,苛待孩子了。

要不然咋现在给钱,又给这么贵重的东西呢?

也不知道老林家占了多大的便宜了。

老太太原本想要显摆的,结果弄巧成拙,这又成了她曾经苛待林安安的证据。

有人好奇,让林安安调个频道让大家见识一下。

林安安也没拒绝,调了个学习的频道,是教人赏析文章的。

还别说,这个收音机是真的好,林安安能够接收很多频道。连远一些的大城市电台都能听到。

队里人听着听着,就觉得听不懂。想让林安安换台。

林安安道,“我爸是给我学习用的,可不能乱用。让我爸知道我用这个玩,那我不是要被他批评吗?我可是个老实听话的孩子。”

话都说这份上了,还能咋样?还能让人当个不听话的孩子?

大伙儿只能遗憾的离开。不过回去的路上就开始议论老林家这群人了。在他们嘴里,老林家没一个好东西的。

连林水根吃完晚饭,照常出去和老伙计们一起抽旱烟,都有老伙计说些意有所指的话,“你家连收音机都有了,不知道还藏着啥好东西呢。改天给咱们见识见识?咱这么多年的老伙计了,有啥不能让咱们知道的?”

林水根:……这话咋听着不得劲儿呢?他藏着啥好东西了?

还是当年和林水根一起逃荒来这地方的同姓老乡偷偷告诉他,“他们都说你家老二给家里寄了收音机回来,以前肯定也没少寄东西回来,估计被你们藏起来了。”

林水根这才知道自己背了多大的锅。之前老婆子也念叨过,说队里人都觉得他们老两口以前肯定拿了安安这丫头不少钱。他当时还没当回事。这会儿亲自体验了一次,只觉得憋屈的天灵盖都要盖不住了。

“放狗屁!”他气得大骂。“没这回事!”

其他人恍然大悟的点头。“原来没这回事啊……”

但是那眼神又活脱脱的告诉林水根,他们就是觉得有这回事。

林水根憋屈得被自己一口烟呛住了。呛得老泪都流出来了。他心里越发的怨恨自己那个最出息的儿子了。

最出息有啥用?没让他享福,反而还要背着骂名。不孝子!

第二天,林安安就把收音机带学校了。

当声音响起来的那一刻,原本觉得读书没劲儿的同学们,一个个的都来了精神。聚精会神的听着里面的声音。

对于公社中学的孩子来说,听广播是一件很稀奇的事儿。

就连公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