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节(2 / 2)

加入书签

还早着呢。得考完试才能走。”

“那就先备着,票也要提前准备好。还要提前和人打招呼。你姑有这个门道。”刘建设这会儿十二分的热情。

可能是因为林安安要走了,林小环这次可算是真心笑出来了,“就是,都备着。”

林安安对两人这态度还是很受用的。心里就感慨,人还是要有出息。人出息了,就不缺‘爱’。

……

不要票的自行车还是好卖。

特别是临近年底,结婚的多。双职工家庭,有条件的人家就想买辆自行车了。知道林安安这车虽然比新车贵,但是不要票。算下来反而还省下了二十块钱了。

这大的便宜,自然有人买。

李春芳一放出话没几天,就有人想买了。

林安安周末去县城的时候,知道这消息,都觉得快。

不过也只能先给人看车,车子倒是暂时还没法交付。她得等放假了才能把车送到县城来。要不然上学骑什么?

她这条件苛刻,但是人家看了车之后,竟然就拍板要买了。

因为林安安这车实在是用得少,还没经历过什么风吹雨打。车也没修过。品相还是保存得挺好的。

当即就要给定金定下来。反正中间还有一个在百货商店的李春芳做担保,也不怕人跑了。

林安安爽快的就答应了。晚上回来和老林家人也提了一嘴。

老林家的人知道她这车卖了。心里也不是滋味。

家里好不容易有一辆自行车呢,竟然就要卖了。但是能咋办,本来也不是家里的。安安的便宜更别想着占了。

孙银花道,“也好,等你去了首都能拿着这笔钱买新车了。”

林安安道,“干啥拿这个钱买?我爸肯定要拿钱给我买一辆更好的。不止车,我还要买手表呢。”

她之前十几年的亏欠比起来,这算啥?钱到了她手里,是不可能再拿出来的。

听到林安安这豪言壮语,老林家人一脸无语。

然后竟然有点儿同情林常胜了。遇着这么个会败家的,他手头那点儿钱还不知道够不够呢。

在等待去放寒假的日子里,林安安投稿的也顺利的上了报纸了。

这第二篇自然也是军属,只不过军属角色也丰富了。之前主要是以孩子的角度来写,以艰辛为主。

这一篇则加了母亲和妻子这样的角色进去。

比如母亲对远方儿子的思念,妻子独自支撑家庭的艰辛,对丈夫的牵挂。还有共同对这个远方的亲人的担心。比如雷雨夜里听到打雷,都会以为听到边境打炮的声音。整夜无法安睡。

从各个角度来写军属。

林安安的想法是,写文章首先不能千篇一律,特别是这种系列文章。第二点就是不能一直体现苦难,也得加一些暖心的情节。

所以虽然不如的默默真情也是十分打动人的。

这也让一些看报纸的人松了口气。觉得这样挺好的。要真是和上次一样,就觉得这个心总是提起来了。

林常胜自然又是一番惊喜。

没想到闺女又上报纸了。

他高兴完,就安排小李,“手续都办好了?回头拍电报问问来的日子。得让人去车站接。”

小李道,“拍了电报回去,还没回信。我待会再去拍一封去问。”

“嗯,这事儿交给你了。年底忙,我怕是顾不上。”林常胜倒是知道自己的情况,忙起来,那就容易忘事儿。

这事儿有人操心,林常胜就不用多费心了。就等着孩子进城了。

然后也挺恍惚,原来把孩子接进城里,也不是多大的事儿啊。以前怎么就老觉得不方便呢?

不过这也就是一瞬间的想法,毕竟都过去了,孩子都要来了。多想也没用。哎,还是太忙了,没顾上啊。

林安安第二次上报纸的事儿,不止给她带来了更多的荣光,倒是也给老林家人又上了一道锁,让他们真的认为林安安是想上报纸就可以上报纸的。

确信她送他们送报纸的那些威胁都是真的。嘴里虽然没说啥,但是心里是越发服气了。

有了这个能耐,谁能招惹她?

老林家人已经在暗地里面猜测,安安这要是去了首都,只怕老二两口子都得被拿捏。

就安安这个六亲不认的样子,可不会对老二客气。

不过老二对安安倒是也大方的样子,要啥买啥,应该也不会受啥罪。

想到这一点,老林家的人心中倒是反而有些淡淡的失落。仿佛内心深处,还是希望林安安去了首都干点啥的。

去首都之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差不多了,林安安倒是也能静心学习。

甭管在哪里上学,那都是要当学霸的。

林安安一向觉得靠谁都不如靠自己。而知识和能力才是她最可靠的依仗。

沉浸在学习中,这时间就感觉过得特别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