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节(1 / 3)

加入书签

军区中学离着大院还真的不远。骑车也就几分钟。几人说说话,很快就到了中学了。

学校建设得也很有军队的气息。敞亮大气。

林安安很喜欢。

因为学生比较多,校区也比较大。林安安第一时间想的就是,这里面不知道多少优秀学生在里面。说不得卧虎藏龙,回头考试,那可真是要有一番龙争虎斗了。

光是想想,就很激动。

然后想着,光打败这些人又没什么用处,她毕竟还有个大目标,要提前参加高考呢。任重道远啊。

等入学了,天气暖和了,就了解一下各个大学的情况。开始择校了。

可不能打没准备的仗。

到了学校,其他小伙伴自然各自去各自班级找老师,李二强则直接带着林安安去他妈任华秀办公室找人。

任华秀早就等着呢,见林安安来了,就要帮林安安办理。

见儿子李二强还跟着,立马把人赶走了,“赶紧去报到去。别在这里碍事儿。”

李二强这才不情不愿的走了。

两人去办手续的路上。林安安问道,“任老师,我这报名是几年级啊。”

“我看你档案上面是初二?”

“是的,可我们那初中就两年。我是毕业班的学生了。所以我想直接报这边的初三。”

任华秀发现,这还真是个事儿。因为之前他们转学的情况很少。

一般孩子都是带身边长大的。

就算有先例,也是几年级就对几年级。而不是毕业班对毕业班。毕竟学制虽然不一样,但是他们这三年的内容肯定分配得更细致一些。

为了孩子能学扎实的知识,也为了公平,都是这样分配的。家长也不会有意见,宁愿孩子多读一年,熟悉首都的学习环境再参与竞争。

林安安这情况还真有点难度。

任华秀就和林安安解释了一番这里的教学和家里还是不一样的。建议她再多读一年。扎实的基础还是很重要的。以后升学也更稳当。

林安安立马说自己已经在寒假期间翻看过了这边的课本了。和老家是有一些区别,但是万变不离其中。她也买了初三的习题册回来做过了。完全没问题。甚至觉得游刃有余。

“我觉得真不难。我希望学校能给一个机会证明我自己。我已经十六了,并不想再多读一年。我想早日参加高考。”

她倒是还没说自己准备提前高考的事儿。怕人觉得她心急,不稳当。

任华秀听她这么说,考虑了一下,就道,“行,我去和学校沟通一下。”

要是一般学生,学校还真不能由着孩子办。但是任华秀和校长说了林安安的情况。

全县还刊登报纸。是一个相当优秀的学生。今年十六了。想争取早日参加考试也正常。毕竟按照首都的情况,十六已经可以上高中了。

有了林安安往日的这些成绩作对比,学校也愿意给林安安一个证明她自己实力的机会。给她个人安排了一场考试。就在一间空着的办公室里面,让她完成几张试卷。

这试卷是新出的题目,毕竟已经是下学期了,面临中考。毕业班的学生考试机会自然更多。

所以常备着一些试卷题目检测孩子们对过去知识的巩固程度。

给林安安的考验也不是简单几个题,而是整套的试卷。而且各个科目都有。

本来准备给林安安两天时间考完的。

结果林安安一天就考完了。

她做试卷的速度相当的快。特别是理科课程,很顺畅。事实上林安安不止顺畅,她甚至觉得心情愉快。

因为这边的试卷质量都比老家好。墨迹更清晰。纸张的质量也好。

这样的试卷写起来,如何不让人觉得流畅呢?

这事儿林安安没和家里说。中午和晚上回家吃饭,也是匆忙吃完就去看书。压根没交流。所以徐月英倒是不知道这事儿。

不过她也没关注林安安的意思,她就希望自己的闺女和儿子把学习提上去。考个好成绩,压住林安安。

还特意去给孩子买了一些教辅书回来了。

可惜两孩子一看这教辅书,都觉得头疼,面上都接受了。但是背地里全都往桌上一扔。

转身就趴床上去看连环画了。

第二天一早,林安安在学校的测试成绩已经出来了。

任华秀高兴的和林安安道,“你这孩子可真是学得好。理科基本满分。俄语也是满分。就其他文科课程扣了几分。校长知道你的成绩,都在夸赞呢。说你是个好苗子!说幸好没分配你去初二读书,要不然耽误你了。”

她越说越是羡慕林常胜有这么优秀的闺女。

在自己身边养着都不一定能有这么出息,结果人家放老家养着,竟然长得这么好。

林安安听了这个情况也高兴。这说明报名的事儿稳当了。“老师,那我今天可以报名了吗?”

“当然可以,一早我就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