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6节(2 / 3)

加入书签

的就没再注意这个事儿了。

倒是妇联的人还是关心了一下徐月英。问家里出什么事情了。

徐月英就叹气,说孩子在老家被苛待了。又累又饿,所以就去了公安局求助。她和老林才赶紧回去把孩子接回来。

立马有干事关心道,“都到找公安局的份上了,是什么情况啊?一家人能闹这份上?”

徐月英道,“到底是农村偏远地方,有些思想还是落后。大概觉得孩子们就是他们的附庸。我和老林不在身边,他们可劲儿使唤孩子。教训孩子。抢走孩子的东西,还苛待他们的伙食……”

说着,红了眼睛。

听到这话,有人叹气,“没想到啊,林首长家里人竟然是这样的性子。那安安那个孩子也是可怜了,在老家那么多年,原来是这么过过来的。”

徐月英擦着眼泪的手顿了一下,顿时不想再说下去了。

怎么谁都能想到林安安?

关键是朱秀红听到了徐月英的情况之后,还找她谈话,“你看,你也知道老家日子不好过了。安安那孩子着实是吃了许多苦头,实在不容易。你心里不管怎么想的,也该体谅那个孩子,好好照顾她。以后可不能再寒了孩子的心了。不能在老家吃了苦,来了你们身边,也没什么关爱。你说是不是?”

徐月英憋屈的点头,“我知道了。”

“行,回去好好工作,我还是很关注你平时的表现的。你是妇联的老同志了,大家都很看重你的。”

至于关心那两个孩子,朱秀红觉得自己不用关心。徐月英肯定会好好照顾和补偿孩子啊,这还需要另外说吗?她反而还怕说多了,让徐月英更惯着孩子了。

她就是心疼安安,那么苦的日子,熬了这么多年呢。来了这里也没人好好对待她。

哎,要是她闺女就好了,她肯定好好的养。说起来,陈琼现在和那孩子关系挺好的,以后得请她来家里吃饭了。

因为这么一遭,徐月英也不再谈论两个孩子在老家吃了多少苦头了。

总觉得越说,越是替林安安说话了。

她真是想告诉这些人,林安安没那么好!都是她让老家人这么对待她的孩子的。

可看到众人的这个反应,徐月英还真是不敢说。她算是看出来了,只有她心里把孩子当宝,别人心里,她的孩子就是草,受委屈也没人关心。只会关心林安安。

因为这个觉悟,徐月英愣是气得晚上睡不着。

林安安和她就相反了,完全没被外界的事儿影响。

上午学习,下午给孩子上课,晚上还写文章。

上课就不用说了,光是学习和写文章,就占用了林安安许多心思。

也幸好林安安对英语方面的学习天赋厉害,要不然林安安都没啥精力的。

另外写文章也占用林安安不少精力。她对文章要求很高,哪怕已经有了两次经验了,她还是精益求精。要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所以哪怕写好了之后,也是改了又改。

不过写好之后,林安安也没直接投出去,得等高考结果,要是没考上,她得等下次高考再发这篇文章了。

所以林安安又多做准备,多写一些文章。好久没投稿了,总要赶紧续上。要不然军属这个系列就缺少关注了。

这次就以军人的角度来写军属。

写军人心中的军属形象,军人心中,家人为他们的付出。

没办法,她现在身边除了大院的人,还真的就没有机会接触军属了。

大院里面的真不好写。

所以林安安还抽空去找小李了,她的意思是,鼓励军人同志投稿。也不需要文笔,主要是说说家里情况,作为林安安的题材。

小李高兴极了,“真要写了吗?那我的故事可以写吗,我想写我娘。她为我付出太多了。”

林安安道,“当然可以,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写自己心目中的家人。然后我会选择合适的投稿。不过名字肯定都是用化名的,故事也会进行一些改动。毕竟你们都是现役军人。”林安安对于这方面也是很敏感的。知道哪些能写,哪些不能写。要注意保密。

小李觉得林安安同志考虑得很周到。他也是准备提醒这个的。

林安安又叮嘱,“也别耽误训练,这事儿不着急。反正以后我长期都会投稿。只是不能保证每个人的故事都上。”

“这是当然了,上报纸多难啊。”小李表示很理解。

见林安安要走,他就问,“你去不去看看首长啊,他在办公室呢。”

林安安道,“算了,我还要回去学习呢。再说了,军区重地,我还是要注意点。”

“那行,等写好了,我就给你送过去。”小李道。

林安安觉得小李以后肯定有出息。他真的执行能力好强啊。等以后自己有资格配备助理了,她一定也要配一个这样的助理。

等林安安走了,小李回去就和林常胜说了这个事儿。

林常胜点头,“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