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5节(1 / 3)

加入书签

姜越山惆怅道。

他讲了自己如何发现林安安的照片,又说起自己很怀疑,然后再找了信得过的人调查。然后查出来的信息,确实是和小妹有关系的。

刘云道,“这听着倒是十有八九了。那我们是不是要去看看?你这走得开吗?”

姜越山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干部,他这是在边境,任务重大呢。是不可能随便离开的。

“我走不开。”姜越山道。虽然战火已经没了,可是隔壁那邻居一直不老实啊。

刘云坚定道,“那我去,我替你去。总要去看看,当面弄清楚。如果不是,那就继续找。如果是,咱也不能因为别的原因就忽略了。”

姜越山道,“我也是这个想法,如果是真的,那我肯定要和那个孩子相认啊。小妹唯一的骨血了。总不能不管。”

“那如果是的,林常胜那边,你准备联系吗?”

“他?联系什么?小妹都没了。”姜越山对林常胜可没什么好印象。

“我小妹没了,我就没有小妹了。安安也没有了妈妈。他倒是还能另外找老婆生孩子,把我小妹的孩子当草一样轻贱。”

这要不是还不确定,又相认太晚。姜越山肯定要上门去把林常胜给揍一顿的。真是以为姜家没人了吗?

“如果是的,小妹的坟也要移。要么回老家,要么来咱们这里。”

刘云自然是支持的。她和丈夫在战火中相识,她是早早的就没了亲人,丈夫是后来发现亲人都没了。两人都是满身伤痕。这些年来就格外珍惜对方。

现在是能找到一个是一个,总要填补一下心里的缺憾。

刘云很快就安排好工作,然后出发了。

……

军训的事儿终于定下来了,没有林安安他们专业。因为人少。

虽然早上要训练一个小时,但是和别人比起来,已经是方便多了。不用下连队,可以住宿舍里面。上课也不耽误。

因为确定不去军训,班上教授讲课的进度也比之前要快了。

林安安最喜欢的课程是《电子计算机原理》。给她讲课的是秦教授。是一位年纪很大,但是很有精神气的老教授。

他讲课的时候,时常带着学生畅想未来。

这可正对了林安安的胃口。关于计算机的未来发展,她脑子里闪过一堆的设想。

秦教授每次说的时候,林安安都想给对方补充一下了。

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

秦教授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他认为学习基础是一方面,脑子里有自己的设想是一方面,他希望为国家培养的是能够带领国内计算机发展的尖端型人才,所以讲了几节课的基础,讲明白计算机是干什么的之后,他就让学生们写一篇对计算机的设想。

“你们觉得,计算机以后能在我国发展中占据什么地位?它将做出什么成就,应该具备什么功能?发挥你们的想象,各抒己见。自由发挥。”

下课回到寝室,大家就低着头开始翻课本,认真思考起来了。

这种时候自然是不适合讨论的,总不能讨论出一个结果出来,大家写一样的吧。

这可苦了许多学生了,很多人对计算机还是一知半解呢。

林安安趴在桌上,也开始发挥起来了。

计算机,除了现在的储存功能和计算功能,她觉得应该更具备更多的功能。比如它既然具备了信息储存功能,那是否可以进行采集呢?

比如计算机自己采集信息……林安安又想着,该如何自己采集呢,总不能放在那儿,信息就自己来了吧。那么就要让不同的计算机之间产生联系,就和电话线和无线电一样的东西。

说起无线电和电话,林安安又想着,既然连在一起了,那通信功能肯定就具备了。

具备这些信息,必定需要强大的运算能力。那到时候,这运算能力,是否可以处理文字和图片呢?

所以它应该还要具备打字机的功能,可以处理中文信息的。而且具备创造信息的功能,这分享功能才更有意义。

林安安开始做梦,她想,会不会还能实现电视机的电影播放功能?

为什么不可以呢?

电话功能都具备了,电视机功能难道就远了吗?

林安安就像是在做一个数学题一样的,一步步的提出设想,然后解答。

反正教授也不是让她研发,这其中研发的困难问题就是研发团队该考虑的了。林安安天马行空,脑子里就和放电影一样的,发挥着无限的想象,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篇。时而放一个案例进去,“教授,也许有一天我可以用计算机写论文,然后直接通过计算机提交给您。”

最后结束的时候,她还做了个结束语,问教授,“教授,如果有一天计算机如此便利,是否会和收音机一样,进入千家万户呢?到时候全国人民的计算机形成信息共享,将是多么庞大的数字世界啊。”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白日梦想多了,林安安还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