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2节(2 / 3)

加入书签

都这样,要不然祖国的未来在何方?

林安安也对这个结果没意见,所以就这么定了这个事情。在清大里面,这事儿算是结束了。后面也不用为这个事儿费心了。

曹洪涛反而是最不服气的,“难道就这么放过董知夏?主任,这不公平啊,当初我可是被记大过了!”

周主任板着脸道,“你当初是证据确凿。行了,这事情就这样了。”

有人站出来顶罪,唯一的证据还指定的是其他人,这事儿也只能这么结尾了。

曹洪涛看董知夏逃过一劫,整个人气得要吐血。恨不得再召集人闹一次,这一次闹的对象是董知夏。

不过想到自己档案上面的记大过,他还是没这个胆量。但是他一定要把董知夏的事情广而告之。总不能这件事情就他一个人吃亏。

林安安倒是没有多可惜。虽然没证据,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事儿是董知夏干的。反正把这个人抓出来,林安安就已经算是达成目的了。

不过林安安真的很不认同夏秋玲顶罪的这个做法。这事儿真的是得不偿失。不仅夏秋玲自己在单位名声受损,董知夏其实也逃不过师生们的议论,她上高中的妹妹董春晓更是要被学校批评。而在她妹妹董春晓心中,董知夏似乎还逃过一劫了,就不信这姐妹两个感情好到这地步,明明主谋啥事儿没有,一个代笔的还受到教育了。

其实林安安看来,董知夏认错,是最好的办法。偏偏董家人,非要自己走一条最差的路。

她发现,过度溺爱孩子的父母,在对待孩子的事儿上面都有点儿容易犯糊涂。比如徐月英也是的。她倒是好奇,董知夏的爸爸是个什么态度。几次没露面。总不至于像林常胜那样,也对家里万事儿不管吧。

这些事儿,自然被曹洪涛拿到班上大肆宣扬了,有人问林安安这个事儿,林安安也没否定。“确实如此。”

这下,班上同学看董知夏的眼神更怪异了。

让妹妹顶包就够震惊了。竟然让妈顶包的。这可真是……

够狠啊。为了自己能够逃避责任,真的能把全家人都拉下场啊。就为了举报林安安?值当吗?就算把林安安举报成功了,董知夏能得到什么呢?她又不是最拔尖儿的那个。轮不到林安安,也轮不着她啊。

董知夏低着头,看着书。眼泪滴在课本上面。不过因为身边没坐人,也没人看到。

学校大概也想早点结束这个事儿,所以将这事情分别告知给了夏秋玲的单位,和董春晓所在的高中。

并得到了对方的答复。都表示会严格处分的。

毕竟这涉及到清大这样的大学了。还引起了学校里面学生的不满。这事儿肯定要给个交代的。关键是对于这种胡编乱造写举报信的人,谁也不会喜欢。就单单为了孩子的事儿,一个成年人竟然写举报信,这可真是害人害己啊。

夏秋玲还在上班,魂不守舍的,就被单位喊去谈话了。

让她换个岗位,之前是要面对人民群众的,现在给她安排到了包裹分拣岗位,以后就不接触外面的人了。这也是为了单位的颜面。一个嫉妒心如此重的人,如何能为人民服务呢?

中午下班,董卫国就在外面等着她一起回家。两口子一路上也没说什么话。到了家里,已经听到小女儿的哭声了。

董卫国听到声音,着急的将车一放,就进屋去安慰闺女。

夏秋玲也赶紧跟上。

他们的小女儿董春晓已经趴在床上哭得泪眼婆娑。见到两人了,更伤心了,“学校批评了我,还贴了公告。教育大家不要学我随便写举报信的。说举报信的后果是严重的。”

她说着越发的伤心了,“妈,我真的不知道。姐说他们不好,我就信了。我姐那么优秀没被选上,肯定是他们有问题。我真的以为是这样的,我没想着冤枉人。”

夏秋玲抱着闺女,很心疼。

董卫国看着这一幕,一拳头打在了门板上面,“知夏她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干,我们欠了她什么?从小到大,她要什么就买什么,让她安安心心念书。指着她考个大学出来,以后分个体面单位,过体面日子。她倒是自己闹,还把她妹妹也带着一起闹。”

夏秋玲也哭了,“对不起,对不起……”

董卫国生气道,“你说对不起有什么用?你在单位都被人议论,春晓还是个孩子啊,还要继续念书考试的。她那么信任她姐。可知夏到底是怎么想的?她难道就不知道后果吗?这么一搞,以后大学还会不会招我们春晓?”

对小闺女,夏秋玲也是心疼了。但是她也不能不帮着大闺女说话。总不能让她众叛亲离,“知夏也不想的,她现在在学校压力很大。她的室友,她的班上同学,现在都很敌视她。系主任也不喜欢她,以后也没好前程了。”

“那是她自找!”董卫国生气道,“她上了大学了,只要好好念书,毕业了就能分配一个好工作。我们也没给她多大的压力,她为什么要嫉妒别人?”

这是董卫国最想不通的地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