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6节(1 / 3)

加入书签

“我儿女倒是孝顺,帮我打听那边的情况,只知道还很艰苦。想帮我调换都没法调换。我也不愿意他们被连累,就自己来了。”说话的是个头发已经很白的老教授,一脸心酸的样子。

其中也有去过边疆的人,是这么说的,气候恶劣,物质匮乏,这倒是不用说了,反正大家去了那边,也不可能自由的去采购东西的,也没带钱。唯一的就是,那边以耕种为主。大家去了那边就做好开荒的准备吧。茫茫荒地,你想在那里找一张纸都困难。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顿时一阵悲哀。

搞了一辈子文化的人,陡然离开书籍文字,就和鱼缺了水一样的。

也不是没人后悔的,那次招工,应该去的。

就算环境艰苦,好歹能做点老本行。不至于和文化脱节了。

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会多久,哪怕只是三年五载,他们也要落后不少啊。

毕竟科学一直在进步,三年五载的,科学进步都发展什么程度了?

他们还跟的上吗?

最怕的还是担心自己记忆衰退,把脑子里的知识给忘了。那和废人没两样了。

带着这些想法,大家精神都很萎靡。

还有人忧思过中,在路上直接生病了。

好在车厢里面有蔡国医这个名医,他虽然没有带什么珍贵的药材,但是却偷偷在自己的行李里面塞了几瓶藿香正气水。

给人一通把脉按穴位,搭配着藿香正气水,竟然把人给救回来了。

可被救回来的人还挺失望的,“救我做什么?倒不如就这样闭眼了。”

蔡国医感慨道,“你可以死,但是不能死在一个大夫眼前。想让一个大夫见死不救,那是办不到的。这些年我见过多少生死,人这一生,除了生死,真没什么大事了。熬着吧,总能熬过去的。”

旁边一群人也帮着劝。说好歹等到了地方再想其他的。

就这么一路颠簸,几天几夜,大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先是上了军车。这种车是用来运兵的,大家就这么站在后面。

好在这会儿天气已经暖和了,倒是不难受。

只是看着这荒芜的场景,还是有些心酸。

以后他们就要在这茫茫大地上挥洒汗水了。曾经的一切都要遗忘了。

实验二区早已建设好了, 原来的实验区就叫做实验一区了。

知道人今天来,一区这边很多人伸着脖子在大门那边看。

其实实验一区和二区中间是通的,毕竟两边的人以后是要合作工作的。肯定要保证互相之间来往畅通。不过对外, 两边还是分开的。要是有访客之类的, 也只能分别从两边的大门过去。

不过这会儿人没来,加上那边管理还不完善,所以中间的门没开,要想看新来的人,只能通过大门看。

也不好大张旗鼓的去大门外围观,只能在大门这边看。

隔着远,只看到几辆车开过去。车后面站着许多人,因为隔着远, 也看不清楚什么。

也不知道有没有自己认识的人。

实验二区这边,这些刚下车的知识分子们也挺懵的。

因为这里的情况和他们想的不一样啊。

不该是偏僻的一块荒地, 然后围起来, 几个破草棚子给他们住吗?这看着好像还是新建的砖房啊。

而且这周围也没有要开荒的田地啊。

大家迷迷糊糊的下车跟着带队的人进去, 然后开始点名签到。又开始分配宿舍。

分配宿舍的时候, 两口子自然分在一起,单身过来的则是按照专业分。

尽量把一个专业的分配在一起, 说是以后方便安排工作。

宿舍环境肯定是比不上之前在家里的条件的。但是这比他们想的环境要好。最起码有木床,生活用品也有。听说还有集体澡堂子。后勤的人告诉他们,澡堂在一区那边。通过中间那个门就可以过去。

另外, 他们还有食堂吃。

至于工作内容,倒是还没安排,让他们先安顿好。

大家都有些懵, 下面是这个环境吗?

虽然他们没见过其他人去的外地条件,但是有熟人告诉消息的, 说是下去的环境都不好。

反正肯定不是眼前这个样子的。

这些人都是一头雾水的。

蔡国医分配了位置之后,心也落地了。

“好歹比咱想的好。人啊,熬一熬就好了。”蔡国医道。

同宿舍的老汪笑着道,“还不知道后面会不会又分配呢。反正这地方看着不像是让咱们来劳动的。”

蔡国医道,“那谁说得准呢,没准就是呢?也不知道这里需不需要医生。这边医疗环境肯定不行吧。”

老汪道,“你一个思想有问题的老大夫,还想给人看病?人家能让你看?”

蔡国医瞪眼,“你也一样!”

老汪切了一声,然后收拾好被窝,就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