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8节(1 / 3)

加入书签

粮食供应比以往都要充足。甚至今年好些人家都能吃上标准粉包的饺子了。

猪肉供应也比往年多。

虽然猪饲料还没研发出来,但是农学专家顺便自学了畜牧养殖,指点养猪,加上充足的粮食供应,猪也长得好。布料供应也更多。而且价格也没那么贵。

这还只是老百姓们感受到生活方面的变化。

军区这边感受到的变化也挺多的。

光是军属和退伍军人就业问题,就解决很多。这也变相的是为边疆留下人了。

其次就是今年产能增加,重工业也搞起来了。这可是发展地方的关键。一下子带动轻工业发展。也给本地人带来了许多就业机会。

大家的生活肉眼可见的改变。

整个边疆火热的气氛,让这个春节也喜气洋洋的。虽然不能和往年那样大肆的庆祝,但光是家家都有肉飘香,就充满年味了。

林安安年三十是回大院过的。本来还邀请了江楠一起过来吃饭,可江楠今年年三十还要跟着蔡医生去医院值班。中午只来得及和她妈一起吃了个饭就走了。

看那样子虽然忙碌,但是精神特别足。一点也不觉得年三十值班是个辛苦活儿。反而觉得这是机会。能多给她安排工作,她就多一些学习的机会。

“你帮我和姜伯伯说一声,我现在身体好多了。也不那么怕冷了。不用惦记我了,我现在过得很好。每天都特别开心,特别满足。”

林安安自然把这话带给舅舅和舅妈听了。

姜越山心情自然是极好的,那孩子总算是熬出头了,他也确实能放心了。

又想到今年整个边疆的发展都是稳定而前进的。家里也都顺利。孩子们也都发展好。

特别是安安,真是有出息。才研究出那个什么语言,说是挺厉害的,全国的计算机专业的人都能用那个。以后要是大学重新招生,写教科书,还能上教科书的。想想,他外甥女能上教科书,咋想都让人开心。

他忍不住一个劲儿夸林安安给他长脸了,有出息。谁家孩子这么年轻能干出这个成绩出来啊?

可惜安安是搞科研的,虽然她这个项目不需要严格保密,但是姜越山也不想过多的让她被人注意到。所以连找老同志吹牛都不行。只能自己在家里偷着乐。

林安安都被夸得不好意思了,就顺嘴夸起了姜明德和姜明希。两人都特别努力,今年过年也留在部队,一个陪着战士们过年,一个巡演。

姜越山又乐了。然后今年很骄傲的说起儿女在外地的表现。

明德稳重多了,行事作风可比以前要好多了。明希倒是一直能吃苦。不过也没嚷着要回来。都长大了,进步了。

刘云听着开心,但是心里也是心疼。只是这份心疼她也不会说出来。她也觉得孩子吃点苦头是应该的。特别是家里环境越来越好,她和老姜职位越来越高之后,就越发觉得孩子的教育重要。要不然就容易成祸害。

姜越山高兴,想和姜明毅喝一杯,姜明毅道,“爸,今天这杯酒可不能喝,我待会儿还要出门。”

姜越山道,“哦,是有什么线索了?”

姜明毅道,“没有,越是要过年,越是要警醒。我总觉得咱们这里越来越热闹了,没准就碰到什么冒头的呢?”

姜越山点点头。“你这样警醒是应该的。”

林安安看着大哥,又看看舅舅,总觉得是有啥事儿。

刘云道,“就是实验区现在越来越招人眼了,你大哥是越来越忙了。 ”

林安安就懂了,特务多了。

也不奇怪,这里又是军区又是实验区,而且还是边区。

总有那么些人不老实。

特别是实验区开的时间越长,出的成绩越多,就越容易招人眼的。之前林安安工作的时候可完全没操心这些事儿。仿佛只要不出门,啥事儿都没有。

林安安突然脑子里就想起了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大家都好好过年的时候,大哥还得出去查特务呢。

……

同一个大院的秦家也在吃年饭。因为家里没人伺候了,秦思雨不得不学会做饭。做得自然是不怎么样的,加上家里情况不如往年,所以大家吃得没什么滋味。

这会儿,秦凯旋问起了两个儿子的婚事。

两个儿子以前眼光高,目标远,都没处对象。如今家里这个境况,倒是也不挑了。也都找对象了。

秦磊找的是城区办公室某科长的女儿,

秦明找的是个来这里的知青,家里以前是外地军区的,只不过家里出问题了。

秦凯旋本来是不同意的,可秦明说起这是姜明毅的亲妹妹,他倒是也没那么反对。

他家里眼下这个境况,如果真的能和姜家重新扯上关系,没准就迎刃而解了。至于这个妹妹,姜明毅说不认,也没关系。

在秦凯旋看来,就算嘴里再怎么说断了关系,不认亲戚,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