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 / 3)

加入书签

,这是化纤料子,颜色特别鲜艳,但是不透气。最后翻出几块棉布的料头,直接将编织袋塞得满满的。不够,还在岳婆婆这儿,现捞了一个编织袋才装下。

这些布料一共也就花了一百块钱,舒雨觉得便宜极了,舒雅却觉得贵得吓人。她到现在都不知道妹妹到底赚了多少钱,总觉得他们似乎是在干一件大事,心里慌得厉害。

“岳婆婆,您这儿以后会不会有牛仔布。”舒雨问道。

八十年代初开始流行牛仔裤,低腰大喇叭的牛仔裤是这一代潮男潮女的最爱,只要穿上牛仔裤,不管是文艺青年还是摇滚青年,你就是青年里最靓的崽。

舒雨怕岳婆婆不知道,解释道:“就是靛蓝劳动布,不亮堂的那种蓝色,厚的,耐脏。多洗几水,会掉色那种。”

岳婆婆“嗐”了一声,“给小年轻做牛仔裤的那种布料嘛,我知道。不过这种布处理的少,要拿也是合格品,想捡大便宜是没有的,不过指定比批发价还便宜。”

“那您给我定几匹,可以先给您定金。”舒雨眼睛一亮。

“用不着,你下个月再来看看。”岳婆婆很是大气,又告诉她,“这布不论匹的,论米卖,等有了再跟你说价。”反正不管论匹还是论米,都得拆成料头再到她这儿。

姐妹俩重新推着编织袋出门,舒雅总算解除了不能开口的封印,想问的事情太多了,一时竟不知道从何问起。

最后问了一句最不相干的,“岳婆婆挺能干啊,一把年纪还支起这么大一摊子事来。”

“她厉害着呢。”这年头做生意的分两类,一类是社会边缘人物,胆子大出来拼一把的,一类就是岳婆婆他儿子这样的,用单位的关系,给自家捞好处,公私两不耽误的。

“你那一千个发圈,到底……”舒雅最想问的是这个。

舒雨看了一眼四周,伸出三个手指头。舒雅惊呆了,“三,三十。”

就一点碎布头子和皮筋,成本能要多少钱,这一来一去就是翻倍了呀。

“瞧你这点出息。”舒雨故意嗤了她一句。

“难道是,是……”对啊,刚才买布都掏了一百,这钱哪儿来的,肯定就是刚才赚的呀,那是多少,难道是三百。

“你猜对了。”

“天呐天呐。”舒雅的表情不是高兴,而是害怕。要是真赚了三十,她大概会非常高兴。但变成三百,那就成了惊吓。

这可是一个普通工人大半年的工资,要是临时工,一年可能也就这个数。但妹妹只用了一天,不对,应该说只用了一个月就赚到了。舒雅满脑子都在想,到底是这个世界太疯狂,还是妹妹是妖孽。

“你知道我做的发圈,人家摆到店里要卖多少钱一个吗?”

“多少,三毛五,四毛,这,这能有人买吗?”几毛钱倒是不贵,父母还在的时候,他们姐妹一个月也有块的零花钱。不过就算舒雅再爱美,也不会花好几毛钱,去买个发圈。

可是,真的不会吗?舒雅摸摸自己头发上的发圈,又不能确定了。

“美得你。”舒雨比划出一个八字,“要是她能拿到省城,一个卖上一块钱也不是什么难事。”

“啊。”舒雅短暂的尖叫被她自己给捂住了。

“那我们自己卖啊。”这中间得差多少钱啊,舒雅左算右算,这一进一出要少赚五百块钱,心疼得心口直抽抽。

舒雨白了她一眼,没声好气道:“想什么呢。”

说完快走两步,再不抓紧,他们可赶不上末班车,今天回不了家,舅舅得急死。

一路上舒雅都在纠结这个问题,想到自己没有沿街叫卖的本事,就这么错过了五百块。这心情就跟后世想到了号码没买彩票,结果号码中了五百万的心情,没什么两样。

下车之后,舒雨看着熟悉的家就在不远处,心情轻松道:“别想了,沿街叫卖是卖不出价格的,那叫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改明儿,我教你点别的,帮你把那五百块赚回来。”

“什么我的你的,那你是辛苦赚回来的,明天我给你存银行去。”舒雅终于不纠结了,拖着编织袋,手里拎着给表弟称的半斤饼干,离得老远就喊,“阳阳,快出来,给你买好吃的了。”

一个小身影跟旋风一样卷出来,扑到舒雅腿上,接过零食两手抱住,发现是饼干,笑得见牙不见眼。

隔壁左右有邻居家的孩子听到声音从自家院子里探出头来,看到金阳手里的饼干,扭头就回屋找爹妈。吃过饭洗过澡,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那就,打孩子呗。

于是金阳就在小伙伴一片叽哇乱叫的哭声里,趾高气扬,象个将军一样胜利回朝。

舅舅帮他们把东西放进屋,一指厨房,“锅里有粥,柜子里有拍黄瓜,赶紧去吃。”

舅妈见儿子捧着饼干,脸上立刻堆上了笑容,“你们俩怎么一出去就一老天,你舅舅从下班开始就坐立不安,一直等到现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