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1节(2 / 3)

加入书签

是有些猜测。

毕竟笔名是林安安呢。

这篇文章出来,确实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响。

之前姜小木和那几个军属的故事,当时看的人还是很多的。许多人被触动。

很多人也想关注他们的后续。

如今冷不丁看到了姜小木这个可怜孩子的后续,还挺让人惊喜。然后发现,这发展方向和和自己想到不一样啊。

他们想的是,姜小木的爸在看到了报纸之后,会回家去接她,或者找家里人算账。

但是姜小木没有等待她爸回来帮她,她自己站起来了。

她通过努力学习,学有所成,得了好名次了。她爸把她接到城里,她还直接考上大学了。可真是太争气了!

看完这发展,有一种让人舒爽的感觉。

林常胜也看到了这篇文章。

他想起那次看到姜小木的故事的时候,他就很义愤填膺。还觉得孩子爸爸没做好。

其实那时候,他就觉得这个孩子经历和自安安很像。

可他就是没往深处想。那会儿,他好像真就没习惯为安安操一点心。

其实如果他当时用点儿心,也能够猜出来,这是安安写的她自己的故事吧。

这个孩子当时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不是也想着,让他这个当父亲的看到?

只可惜,他再次让孩子失望了。

林常胜沉默着,将报纸收起来,锁进了自己的抽屉里面。

大院的人也在猜测这个姜小木到底是不是林安安,很多人都觉得是。但是也没人会主动去问。

大家心里明白就成了。何必再挑起人家孩子的伤心事呢?

林常胜的领导倒是因为这个事儿,又找林常胜谈话了。这次还比较严肃,让他要管好生活作风问题。

特别是作为一个首长,他是要给人当榜样的。

就算当兵,一心为公,可真的就一点不能管着家里?怎么老家的人欺负安安,他都十几年不知道呢?

你说没回家,不知道家里人会这么干?

可谁听你说原因啊,外人只看结果。你没管,是不是故意不管?是不是因为有了新的家庭,对曾经的孩子死活不管了?

这个问题会影响战士们心中的形象。这影响不好的。

林常胜低着头,接受了批评。

陈国强很是语重心长道,“常胜啊,热爱事业是一回事,但是该尽的责任,不能不尽。”

相比于林常胜这边被批评,徐月英这边是连批评都没有了。

朱秀红直接通知她,要给她换个合适的岗位。去街道办那边上班。去基层磨练磨练。

徐月英听了就不乐意了。

“嫂子,我也干了这么多年,怎么说调走就调走啊。我家里事情是没处理好,可是我个人在工作上并没犯什么错误啊。”

街道办哪里比得上军区里面的职位呢。各方面工资待遇和福利肯定都差一些的。

关键是她这年纪,调过去还是个基层,以后也别想进一步了。而且面上也没光彩啊。可真是面子里子都没了。

朱秀红道,“这事儿你还没认识你的错误吗?我和你说,林常胜作为孩子爸是有责任的。但是徐月英,你忘了你的责任吗?”

徐月英道,“后妈难当,我确实失职没顾上……但是这也不能影响我的工作啊。”

“不是后妈的责任,是作为妇联干事的责任。平日里遇到这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不都是还要帮着劝人家好好待女同志,待孩子吗。你哪怕不是林安安的后妈,只是一个妇联的干事呢,你这十几年就没意识要管管这个孩子?眼皮子底下让你需要管的人,你不管。谁能信你能管别人?”

“这外面多少人议论啊,咱妇联的人连自家人都不管,能管别人的事儿?咱妇联自己都有私心,能劝别人没私心?”

“总而言之,你的这个思想觉悟,不适合在妇联干了。这不是我个人的决定,也是其他干部投票的决定。昨天我收到举报信就收到几封了。你要是不服气,我今天办一场全体投票也行。可我还是想给你几分面子。”

听到这话,徐月英紧紧的抿着嘴,没让眼泪流出来。

徐月英的事儿,林安安自然也听说了。毕竟陈琼和她熟呢。顿时就明白了徐月英为何看她的眼神更哀怨了。

林安安倒是没啥感觉。

不过知道她还在上班,林安安就放心了。相对于让徐月英在家里蹲,她宁愿对方有能力还是上个班的。倒也不是什么高尚的情操,主要是林安安瞅着,她要是不上班,也得在家里吃喝花用啊。两个孩子也没人负担另外一半了。回头再加上个徐家两老……还是让她的责任自己担吧。

对于自己这两次引起的反响,林安安还是很淡定的。

家里的名声肯定是会受到影响的。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也很保险。最起码在别人严重,她和这个家不是紧密联系的。万一以后那两个少管所预备队员真的闹出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